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使命
  • [摘要]对高品质文艺作品的需求,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最为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文学最大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对文学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一功能与使命贯彻得不彻底。要求文学作品为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是要求文学家放弃艺术上的追求,它对文学家的艺术创造能力要求更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当代文学应当警惕把作家自我表达的愿望放在人民的需要之上、商业化运作中以粗制滥造的作品哗众取宠、文学表现形式过于“西化”等创作倾向。一方面努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特殊群体,为底层群众与青少年提供合适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文学的精神品位,让人民群众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生活的希望,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精神境界。
  • 泓峻
  • 全文[ PDF 2065.0 MB ] 2018.3(7):5-10  共有 1640 人次浏览
  • 重铸新时代中国文论主体精神
  • [摘要]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建构,对当代文艺的繁荣兴盛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新时期以来文论的变革发展,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从经验方面看,前一时期有不少理论建构呼应了当代文艺创新发展要求,努力吸收融合各种理论资源,较好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理论自觉与自信;从教训方面看,后一时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主体精神弱化或迷失,陷入了焦虑与困惑之中。要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论的积极建构与创新发展,需要重建理论自觉自信,重铸主体精神。当今值得着重讨论的问题,一是理论身份问题,它不只是理论,更应当是文学理论;二是理论功能问题,它不只是自为,也应当他为,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三是理论建构问题,它应当立足于文学的本体阐释,并注重各种文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融合。
  • 赖大仁
  • 全文[ PDF 1988.0 MB ] 2018.3(7):11-16  共有 1522 人次浏览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 [摘要]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临“被边缘化”“不及物”“休眠化”“失语化”“理论化”“娱乐化”等种种遭际,某种程度上是其现实品格的自我遗忘而至“自我放逐”的表征。在文学实践面前故步自封于与现实化相对立的狭隘“学术化”,既割裂了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也使文学批评退缩为疏离于文学现实的“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批判种种“非现实化”,“文学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当代形式。回到马克思关于“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深刻思考,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语境,重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恰当其时。
  • 孙士聪
  • 全文[ PDF 1995.0 MB ] 2018.3(7):17-22  共有 1756 人次浏览
  • “世界文学”不是文学的“世界主义”
  • [摘要]内容提要一段时期来,中外学界出现了一种文化“世界主义”倾向,受其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世界文学”成了文学“世界主义”之代名词,其所指是少数经济强国的文学。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歌德等有关“世界文学”之论断告诉我们,世界文学是多民族文学相对独立基础上的多元共存,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即便是在“网络化—全球化”持续演进的未来,各民族文化也将是和而不同的多元统一体,而不是“世界主义”所期许的“强国文化”之一统天下,世界文学也不是少数经济强国之文学。比较文学及其跨文化研究将促进多民族文学与异质文化的互渗互补,并拒斥文学与文化的“世界主义”倾向,助推世界文学向“人类审美共同体”的境界发展。
  • 蒋承勇
  • 全文[ PDF 2036.0 MB ] 2018.3(7):23-31  共有 1620 人次浏览
  • 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
  • [摘要]内容提要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把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设问题推到学术前沿,但网络文学批评在修史中该怎样“述史”却不得不面临三大难题:怎样处理网络文学历史短促与学术成果积淀不足造成的资源掣肘,如何规避网络文学多元创作下“批评定制”的述史风险,以及怎样处理文学史元典传承与网络时代观念新变的语境选择。摆脱第一个难题需要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中清理已有的学术资源,抽绎出批评史的学理观念;破解“批评定制”述史风险的关键在于把握文学变与不变、文学批评变与不变,以及网络文学批评史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而消解第三个难题则需要在“原典规制”与“网络文学批评”现实对接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选点”和“定格”,找准网络文学批评史实与史论、史料与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
  • 欧阳友权
  • 全文[ PDF 2005.0 MB ] 2018.3(7):32-38  共有 1681 人次浏览
  • 文字和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 [摘要]内容提要在构建形象的过程中,文字的能指与所指必须一起转化为具象,但这种转化存在不完全性。其中原由,从文字的角度看,一是文字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有意义的符号系统,二是文字与思想的天然联系,三是形象中存在着一定的提示性、交待性的文字;从形象的角度看,则与具象本身的形成方式有关。另外,转化的不完全性与读者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形象中,文字的词义与形象的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视觉性形象中,文字转化为具象比较完全,一般不参与思想的建构。在非视觉性形象中,则存在三种情况:文字直接进入思想的构建;文字参与思想的构建;文字不参与思想的构建。
  • 赵炎秋
  • 全文[ PDF 2709.0 MB ] 2018.3(7):39-48  共有 1731 人次浏览
  • 路遥小说的超越性境界及其文学史意义
  • [摘要]内容提要如何看待和评价路遥的小说,成为当前学界的一个焦点和难题。由于长期以来简单地理解现实主义传统,也受制于西方的文学理论和小说理论,致使路遥的小说成就和地位没能得到凸显。实际上,路遥的小说一面奠基于现实主义传统,一面又是非常开放和异常广阔的。它的天地境界、对婚恋关系的辩证理解,以及“同呼共吸”的心灵叙事,都为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在内的新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和价值。其开拓性、创新性和深刻性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值得进一步展开研讨。
  • 王兆胜
  • 全文[ PDF 2073.0 MB ] 2018.3(7):49-59  共有 1250 人次浏览
  • 在大众阵营与“精英集团”之间——路遥“经典化”的外部考察
  • [摘要]内容提要近30年来,对路遥其人其作的阅读、接受、判断与评估一直处在两极分野之中。在广大读者这里,路遥被看作“伟大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亦被视为“人生圣经”;在专业人士那里,路遥却被慢待冷遇,《平凡的世界》也长期缺席当代文学史重要教材。本文通过梳理近15年来的大量材料(如读者评论、图书馆外借数据、文学史教材提及论及情况、名刊“经典化”相关举措等),并主要通过考察“文学经典化”的两个要素(读者与文学史),既呈现大众阵营网民发声、解读路遥的浩大声势,也辨析“精英集团”起初冷遇路遥后来有所改观的演变态势,由此形成如下结论:路遥其人其作一直以“民选经典”的方式走在“民间经典化”之途,它既打破了“精英集团”的经典垄断,也对“学院经典化”构成了微妙的影响和一定的压力。
  • 赵勇
  • 全文[ PDF 2128.0 MB ] 2018.3(7):60-70  共有 1080 人次浏览
  • 路遥的影响力是从哪里来的?——从《平凡的世界》看写与读的关系
  • [摘要]图书销售市场的“大数据”表明,《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影响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宏观视野中的文学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小说对当代读者有着广泛而持续的吸引。这既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文化现象。作为文学现象,小说证实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生命力和当下的审美主导权;作为文化现象,小说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和它的价值表达,与读者之间有着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契合。小说对读者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带来多方面的思考,如写与读的关系,读者的文化生态及文化心态,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读者的选择与文学史的选择如何互动,以及中国经验在文学经典性判断中可能的意义。
  • 阎真
  • 全文[ PDF 2059.0 MB ] 2018.3(7):71-77  共有 1241 人次浏览
  • 传统人际关系的现代演绎——评“玉米三部曲”兼论毕飞宇中短篇小说的...
  • [摘要]在当代文坛,毕飞宇是比较难以归类的独特存在,评论家们一直对其代表作“玉米三部曲”颇多关注,但少有令人信服的学理性分析。毕飞宇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玉米》延续了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因果报应思想;在重识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玉秀》传达出了张爱玲式的、对女性以性格“杀人”的极度忧虑,与之相较,《玉秧》叙事更是趋于繁复;还融入了鲁迅式的、对男性道德“吃人”的深入思考,隐现出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传统的承续。毕飞宇以对世道人心的透彻精辟体察,保持长时段、高密度和近乎职业性地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进行还原书写。这种对世情小说传统的重构与突围,既有力地奠定了包括“玉米三部曲”在内的毕飞宇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又为不断累积中国文学的本土叙事经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 张冀
  • 全文[ PDF 2172.0 MB ] 2018.3(7):78-85  共有 1130 人次浏览
  • 论“70后”作家乡村书写的常态性特征
  • [摘要]先锋与常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种基本形态。本文将从“常态性”这一角度阐释“70后”作家的乡村书写,并从乡村破败书写、日常生活呈现、精神立场重建这三个面向展开分析。与“50后”“6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的乡村书写表现出值得关注的文学特点:其乡村书写顺应社会生活的演变,在客观描写乡村社会变迁的同时,向社会现实温和妥协;从思潮性写作转变到日常生活书写,拓宽了乡村书写的文学空间,这种合乎时宜的审美观照也是遵循文化市场规律的结果;以慈悲、宽容的精神立场描述乡村生态的无序与纷乱,再现乡村风景和民间风俗,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价值的支撑。这是“70后”作家乡村书写常态性的重要表现。这些都显现了常被视为“低谷一代”的“70后”作家乡村书写的独特文学史价值。
  • 陈国和
  • 全文[ PDF 2021.0 MB ] 2018.3(7):86-93  共有 1014 人次浏览
  • “介入”的美学:蒋子龙小说的一种读法
  • [摘要]蒋子龙以《乔厂长上任记》进入新时期文坛,成为“改革文学”的开风气者,并成为新世纪以来“重返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作家。蒋子龙早期作品受到重视与重读的同时,其他小说作品则受到忽视或遮蔽。本文尝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以其“开拓者家族”为起点,在艺术形式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对蒋子龙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与“入世”笔法进行分析,从而在“负债的文学”与作品的“重写”中探索到蒋子龙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介入”到同时代史的问题。围绕着“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给谁”和“如何写”等问题,蒋子龙通过“介入”及其悬置、去功能化的小说实践与发展转化,建构了“介入”的美学。它与“纯文学”观念与传统构成对话与斗争关系的同时,也诠释了蒋子龙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闫立飞
  • 全文[ PDF 2044.0 MB ] 2018.3(7):94-103  共有 952 人次浏览
  • “声”之探求:鲁迅白话写作的起源
  • [摘要]鲁迅早年曾以白话翻译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此后十多年间一直用文言从事著译,至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创作。鲁迅决然采用白话写作,固然有配合新文化运动的“听将令”的因素,然亦有其内在的思想和文学脉络可寻。本文拟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鲁迅有关“声”的思考和实践入手,分析鲁迅白话写作发生的内在动力,进而探求鲁迅独特的语言观念与其对现代人内在精神世界与主体状态的把握之间的关系。
  • 季剑青
  • 全文[ PDF 2180.0 MB ] 2018.3(7):104-114  共有 1188 人次浏览
  • 左翼文学发生语境下的鲁迅批判吴稚晖问题
  • [摘要]鲁迅何以“左倾”,原因多且复杂。在已有研究中,鲁迅对吴稚晖从认同到批判的变化,是一个尚未说得清楚、充分的问题,它影响并塑造了“左翼鲁迅”。本文从鲁迅批判吴稚晖说开去,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等多重思潮的交锋和对话,还原左翼文学发生时的历史语境。对照相关研究已成典范的“影响研究”思路,本文强调一个不同于单一主潮演化的“网状”左翼文学图景,它的突出特征是对话他者、多元竞发。
  • 熊权
  • 全文[ PDF 2148.0 MB ] 2018.3(7):115-122  共有 1031 人次浏览
  • 从“吹灯”到“放火”——重读鲁迅《长明灯》
  • [摘要]1924年末溥仪出宫事件的社会影响对鲁迅的刺激与1925年初孙中山北上及其影响是鲁迅创作《长明灯》的思想背景与重要契机。以《长明灯》为寓言,围绕“吹灯”与“放火”,鲁迅对知识分子践行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的可行性展开了双重质疑,进而由此确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长明灯》是鲁迅思想演变中承前启后的转捩点,记录了他对过去的反思、态度的变化以及“战斗”姿态的调整,并成为此后许多重要命题较早的源头。
  • 刘彬
  • 全文[ PDF 2112.0 MB ] 2018.3(7):124-134  共有 1316 人次浏览
  • 故国与新邦——民国初年陈三立诗文中的遗民书写
  • [摘要]民国初年的陈三立,生活在惊惧、愤怒之中。他眼中的民国,战乱频仍,纲纪沦落,道消雅废。他时常梦回故国,对溥仪亦欲“魂依”,虽未参加“丁巳复辟”之役,但恢复之志隐约在诗文之中。
  • 李开军
  • 全文[ PDF 2224.0 MB ] 2018.3(7):135-144  共有 1000 人次浏览
  • 从文学叙述看抗战时期乡土社会阶层分化与文化变迁——析抗战题材小说...
  • [摘要]创作于20世纪40、50年代的抗日题材小说,以其宏大的历史叙述、现实主义精神为我们呈现了抗战时期真实的北方乡土社会:作为传统权威的乡绅的没落,底层农民包括妇女阶层的崛起;家族和个体利益让位于民族大义,血缘伦理亲情扩展为同胞之谊;从乐土重迁变为抛家离乡四处杀敌,从麻木认命变为富有革命反抗精神。产生这些分化和变迁的外在诱因是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决定性的因素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渗透至广大农村每一个角落里的艰苦细致的关于民族国家的宣传教育和落到实处、惠及众生的民生政策及社会运动。
  • 韩元
  • 全文[ PDF 2081.0 MB ] 2018.3(7):145-153  共有 937 人次浏览
  • “外史”中的革命:鸳鸯蝴蝶派的另类革命书写
  • [摘要]自民初至30年代,鸳鸯蝴蝶派在讲述革命“故事”的众声喧哗中另有一份独特腔调,他们书写的“革命外史”致力于将辛亥革命文本化、传奇化、轶事化。鸳鸯蝴蝶派作为投身大众传媒的职业作家,出于对时局的失望情绪,以及对自身作为社会批评者角色的认同,热衷于讲述革命中的“乱离”故事,成功地将“革命”文本化,革命成了大众分享和消费的对象,呈现出奇观化和娱乐化效果。同时这种书写将革命传奇化,在“侠”的传奇视角下彰显秘密社会的侠义风范之于革命的贡献,将传统侠元素与现代技术符码并置混搭。此外借重轶事化的言情俗套,在“情”的旗帜下消弭传统侠义与现代革命的冲突,以及用道德训诫的立场讲述香艳的革命爱情故事。
  • 胡安定
  • 全文[ PDF 2110.0 MB ] 2018.3(7):154-161  共有 960 人次浏览
  • 知识与权力:关于《汉书》文本形成的几个问题
  • [摘要]两汉之际的诸家“续《太史公书》”及班彪的《史记后传》,可以视为《汉书》文本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汉书》编撰尚未与皇权发生太多关联。明帝永平五年(62)以后,《汉书》编撰受到政治的深刻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班固的历史写作与明章之间的政治,最初是一种冲突的状态,但碰撞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形成了知识与权力的结盟。在东汉皇权的巨大影响下,《汉书》逐步成为东汉王朝意识形态建构的工具。
  • 陈君
  • 全文[ PDF 2175.0 MB ] 2018.3(7):162-172  共有 1057 人次浏览
  • “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及其意义转换
  • [摘要]孔子以《诗·鲁颂·駉》篇的“思无邪”概论《诗三百》,使它成为极为重要的《诗经》学话语。孔子本意是形容《诗》之蕴藏既富且广、无所不包,“思无邪”在这个层面上成了孔子《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但嗣后孔子本意迅速流失,自战国中后期至汉代,“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的意义完成了第一次转换,被用来指涉《诗》在写作的思维取向上不背离正确价值。由是“思无邪”以其新指向又成了汉唐《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朱熹在《诗经》学史上的重大意义是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诗歌文本,将孔子以“思无邪”概论《诗三百》的意旨,解释为读《诗》使人思无邪。“思无邪”于是又以一种新指向,成了朱熹或者宋代《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
  • 常森
  • 全文[ PDF 2250.0 MB ] 2018.3(7):172-181  共有 1540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