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从中日韩“文艺大众化”论争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
  •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中日韩三国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引发了文学界的论辩。“文艺大众化”的提出是左翼文学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白色恐怖高压下,为了“突出重围”自觉选择的结果。“文艺大众化”论争赋予了理想化、概念化的“大众”以阶级性,从而强化了文学的阶级性基础。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的“大众化”论争,其范围、参与度以及涉及的角度、方面都更加广泛。而日本、韩国的“大众化”论争,由于迅速的“布尔什维克化”,未能进一步深入,在没有充分展开的情况下做出妥协,淹没在其他论争之中。中日韩三国的“大众化”理论都没有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实践,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未完成的任务。
  • 金艳
  • 全文[ PDF 1179.0 MB ] 2018.5(7):5-12  共有 1592 人次浏览
  • 后现代文化与资本帝国的全球统治——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
  • [摘要]奈格里和哈特认为,后现代实际上是资本的帝国统治的客观状态,作为激进话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思潮恰恰映射了现实中资本帝国统治方式的深刻变化,反基础论和流动的多样性认知模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化布展的存在特征。所以,如果后现代文化思潮所鼓吹的碎片化的主体和混杂的主权形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布展的存在方式,那么,这种看起来革命的话语恰恰在无意识中成为帝国统治的观念同谋。这是一种需要批判性审视的观点。
  • 张一兵
  • 全文[ PDF 1197.0 MB ] 2018.5(7):13-20  共有 1242 人次浏览
  • 西方马克思注意文学批评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探析
  •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意识形态批评是一种以“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认识为逻辑起点,以“形式的意识形态”为核心问题,旨在探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的文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大体分属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路径,意识形态批评也相应呈现两种取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未能坚持将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未能持守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但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开启思路和提供镜鉴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 王庆卫
  • 全文[ PDF 1121.0 MB ] 2018.5(7):21-28  共有 1445 人次浏览
  • 狂人之诞生——明治时代的“狂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 [摘要]本论通过语汇、社会媒体、“尼采”、“无政府主义”、文学创作以及时代精神特征等几个方面的考察,确认了在《狂人日记》诞生之前有“狂人”言说史的存在,并在此背景下,探寻了“狂人”出席个回国的,这个“狂人”是他建构自身过程当中的一个生成物,和他记忆中的“真的人”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狂人之诞生,更宣告“真的人”之必将诞生。
  • 李冬木
  • 全文[ PDF 2280.0 MB ] 2018.5(7):29-42  共有 1781 人次浏览
  • 论鲁迅对《狂人日记》的阐释——兼谈《呐喊》的互文性
  • [摘要]对于《狂人日记》来说,鲁迅不仅是创作者而且是阐释者。1918年4月至1935年3月,鲁迅首先创作了《狂人日记》,然后多次阐释《狂人日记》,最终完成了“吃人/救人”话语的建构与重构。《狂人日记》的主题转化为鲁迅其他多篇小说与杂文的母题,与这些小说、杂文保持着多方面的互文关系。1933年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指出了《狂人日记》与进化论的关系,通过将《狂人日记》与《药》并置,克服了《狂人日记》的“空洞”问题,赋予“吃人/救人”话语以现实性与革命性。
  • 董炳月
  • 全文[ PDF 1463.0 MB ] 2018.5(7):43-51  共有 2301 人次浏览
  • 《狂人日记》影响材源新考
  • [摘要]本文新发现两个值得关注的《狂人日记》域外影响新材源:高尔基的《错误》。明治40年(1907年)3月《新小说》杂志发表二叶亭四迷译高尔基小说《二狂人》(原名为《错误》),同年7月《帝国文学》杂志发表“无极”的《狂人论》。通过对鲁迅留日时期的阅读和翻译活动的考察及文本之间的对比研究,证明《狂人日记》受过《二狂人》和《狂人论》的影响。
  • 汪卫东
  • 全文[ PDF 1116.0 MB ] 2018.5(7):52-57  共有 1069 人次浏览
  • 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老舍的重庆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
  • [摘要] 老舍的重庆想象,重庆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拥有对北平性格进行评价的权力,北平故事被控制在国都重庆/民族国家的观念框架中,主要人物的城市去留策略,满足了老舍作为“北平之子”和“国家之子”的意愿。“下江人”来到重庆,展开了人与城的对话。在对话中,“身份”迁移、新旧冲突、季节转换等题材被整合到重庆想象中。“下江人”既有的“身份”与重庆战时语境相龃龉,“身份”在国家意义的层面被重新建构。战都重庆拥有轰炸季与雾季两副城市面孔,面孔的转换嵌入叙事机制中,演绎了“下江人”的命运变奏和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分合。无论走向重庆还是离开重庆的叙事安排,老舍都是基于民族国家立场的考量,以此完成了对战时国家之城的构想。
  • 李永东
  • 全文[ PDF 1464.0 MB ] 2018.5(7):58-66  共有 1018 人次浏览
  • 从帝国叙事到“美猴王”奇观————论《人猿泰山》的早期中...
  • [摘要] 《人猿泰山》的早期中译本《野人记》1923年开始连载于商务印书馆主办的杂志《小说世界》第1卷第12期至第2卷第3期上,译者为胡宪生。本文通过讨论这本小说的翻译,思考西方浪漫主义小说中的帝国叙事与民国初年通俗小说奇观化呈现之间的断裂、冲突与历史关联。可以发现,胡宪生的译本有意削减、省略、改写《人猿泰山》原作中的帝国叙事,糅杂了20世纪20年代本土知识分子有关“民众文学”的集体想象与古典白话文小说的经典形象,将之建构为来自异域的“美猴王”奇观。《野人记》成为西方帝国主义叙事与本土文化、异域浪漫观念与中式传奇之间竞争与协商的场所,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20年代小说翻译与文学生产之间关系获得新的线索。
  • 陈庆
  • 全文[ PDF 1420.0 MB ] 2018.5(7):67-74  共有 1174 人次浏览
  • 跨文化的诗与思:吴宓《欧游杂诗》探析
  • [摘要]作为跨文化体验的载体,吴宓《欧游杂诗》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为“文学创造之正法”,以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为模本,勾勒旅途中“琐屑有逸趣之事”。诗集描绘诗人眼中的异域,也构成西方文学阅读记忆与现实游历的二重唱。诗笔浅易,却在谈文论史中尽显吴宓的浪漫倾向,迥异于其师白璧德对浪漫主义的严厉批判,可例证中国学人如何以文学的感性演绎异域,以个人体验择取西学。
  • 余婉卉
  • 全文[ PDF 1868.0 MB ] 2018.5(7):75-83  共有 993 人次浏览
  • 文学与人学的变奏——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观念的阐释与再阐...
  • [摘要] 学界一般从“人道主义”来理解钱谷融于1957年提出的“文学是人学”观念,但这是基于其在“反右”运动中受到批判、又在19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被“重新确立”而来的后见之明。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本身与“反胡风”运动以及“现实主义论争”有直接的关系,他在文中不仅提倡了“人道主义”,更对“复杂社会关系中”“具体的人和他的具体的行动”这一旨在拓展文学空间的文学观念进行了阐述;这二者在钱文中呈现为分裂的状态,并且后者也说明“文学是人学”观念主要是对“文学”的探讨。但在后来的批判和重新确立中,“人道主义”被当成了理解“文学是人学”的“总钥匙”,“人学”成了这一观念的重心,而“具体的人”及其背后的文学可能性则被驱逐了出去。重新理解“具体的人”,不仅是对钱谷融的重读和纪念,更是对80年代至今的思想方式和文学观念的反思和探寻。
  • 姚孟泽
  • 全文[ PDF 1348.0 MB ] 2018.5(7):84-92  共有 1825 人次浏览
  • “活记忆”与“死记忆”——钱锺书记忆研究的中式范例
  • [摘要] 1957年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一书中提出“活记忆”与“死记忆”之说,从记忆角度关照中国古典研究的诗史问题。参照西方记忆研究,他区分的“活记忆”和“死记忆”属于过去呈现的范畴,而非记忆力、记忆术的范畴。较之西方记忆理论,“活记忆”与“死记忆”之说以“对祖国的忆念”为区分原则,立足于中国书写传统,成型于“现在的需要”。以“活记忆”与“死记忆”为起点,钱锺书首创了记忆研究与中国文史传统结合的路径,并将中国文史研究纳入到记忆研究的国际话语体系。
  • 刘保云
  • 全文[ PDF 1374.0 MB ] 2018.5(7):93-100  共有 940 人次浏览
  • “境界”传统与中国新诗学的建构
  • [摘要] 境界诗学传统在新诗坛看似遭遇“断裂”命运实则以碎片形式曲折存续,其核心元素如情感本位、情景交融、自然英旨、境生象外等被不同程度接受就是明证。不过,境界自身也经历了整体变异的过程,具体表现在“语象化”“事象化”“理象化”“虚境化”诸方面。以横向移植为能事的新诗学,使用一套现代西方诗学话语,但这些话语与境界诗学范畴之间存在着巨大交集,这也充分说明境界传统具有贯通古今中西诗学的活力。境界遗产对中国新诗学建构的召唤意义在于:新诗需建立一套既保持精神高度又坚持感性底色,具有直寻色彩同时维持必要深度的艺术典则。
  • 赵黎明
  • 全文[ PDF 1441.0 MB ] 2018.5(7):101-109  共有 877 人次浏览
  • 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希腊悲剧智慧
  • [摘要] 阿伦特称悲剧为“最优秀的政治艺术”,她的政治思想深受希腊悲剧智慧、语言和想象的浸染,对现代人处境的悲剧性有深刻认识。她的政治空间在形式上是一个隐喻性的雅典剧场,人们在其中以言说和行动来展示自己是“谁”,让有限的生命被剧场中的光芒激励和照耀;政治行动的展示性与戏剧表演共有非制作性的特点。阿伦特对行动之特性的论述深刻蕴含了悲剧情节所启示的自由与限度的智慧,她正是以此智慧来感受和洞察时代问题。
  • 刘文瑾
  • 全文[ PDF 1262.0 MB ] 2018.5(7):110-117  共有 879 人次浏览
  • 宫体诗的“自赎”与七言体的“自振”——文学史上的《春江花...
  • [摘要] 王闿运评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又说是“宫体之巨澜”,但此诗是否属于宫体诗?“《西洲》格调”究竟何指?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该如何判断?诸如此类的问题,或存在若干争议,或未见前人屐履。本文综合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和文学历史,对以上问题做出试探性解释。
  • 张伯伟
  • 全文[ PDF 2121.0 MB ] 2018.5(7):118-129  共有 1243 人次浏览
  • 清代乾嘉时期的伊犁诗坛
  • [摘要] 随着乾嘉年间政治军事局势的稳定,西域地区逐渐孕育出一个与内地遥相呼应的伊犁诗坛。以伊犁将军为首的驻镇官员和遣戍废员共同推动了诗坛的产生与发展。伊犁诗坛具有人员流动性和连续性、诗学活动密集性以及交游网络复杂性的主要特征。酬赠唱和、思乡怀归与描摹风物构成诗坛创作的三大主题。伊犁诗坛是边塞文人联络情感与砥砺精神的支柱,也是沟通边塞与中原文化的桥梁,是乾嘉诗史不可忽视的一极。
  • 吴华峰
  • 全文[ PDF 1872.0 MB ] 2018.5(7):130-138  共有 946 人次浏览
  • 邢、魏之争与应用文在北朝的地位
  • [摘要] 相较于南朝,北朝更重视应用文体,邢邵与魏收争名,主要是争胜于应用文写作;两人指责对方剽窃,是指对方所作应用文因袭南朝作家。祖珽根据沈约、任昉“笔”之优劣,对邢邵、魏收应用文写作的高下作出评定。《隋书·文学传序》论述南北文学特点时,所论北朝文学的核心亦是应用文。
  • 青子文
  • 全文[ PDF 1261.0 MB ] 2018.5(7):139-145  共有 1121 人次浏览
  • 柳永“屯田体”的特质及其词史意义
  • [摘要] 柳永以其崭新的“屯田家法”,创造独具艺术风貌的“屯田体”。“屯田家法”既吸纳赋体的铺叙或叙事因子,又以代表词乐音拍的去声虚字为领调、以双声叠韵作烘托。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屯田体”以展衍铺叙、繁缛披纷、情韵傍流为风格形态,以雅不掩俗、俗不伤雅、雅俗并陈为审美内涵的体性特质,在蕴藉含蓄、情韵简要的小令外,别创一种“词家正体”,但遭到不少论者的非议,或斥之为“声态可憎”的“俳体”,或认为“韵终不胜”,这些非议均为“不晓文章体裁”所致。事实上,“屯田体”因具备慢词的“规范体系”,广为词家所采用、传播、变化,在词的演进历程中,彻底打破唐以来小令独霸词坛的格局,全面开启慢词与小令联镳竞逐的历史。
  • 沈松勤
  • 全文[ PDF 2145.0 MB ] 2018.5(7):146-156  共有 1018 人次浏览
  • 季札观乐诸问题辩证——兼论早期儒家对先秦知识的塑造
  • [摘要]《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春秋》《左传》前后数年的记事有很强的相关性。经与苏州博物馆藏余眛剑相参,可确证同年《春秋》所记“阍弒吴子余祭”一条乃是错简。由此可以判断《左传》中季札、余祭等材料为后人补入。季札观乐的故事不会早于公元前403年,此时距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已有140多年了。此类故事在战国秦汉时代的文献中颇为常见,应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解读,关注其建构性和意识形态性。后人对先秦历史的许多“历史感觉”,多来自于这类充满现场感的故事,塑造了我们队早期历史的认知与想象的主色调。
  • 徐建委
  • 全文[ PDF 1113.0 MB ] 2018.5(7):157-163  共有 1046 人次浏览
  • 苏轼的“幽人”易象与意象
  • [摘要] “幽人”一词最早出自《易经》的《履》卦与《归妹》卦,注者多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幽人之贞”等爻辞为据将苏轼诗词中“幽人”意向或解为“幽隐之人”,或解为“幽囚之人”。苏轼《东坡易传》两次非常独特地将“幽人”解释为有德有才而失志失位之人,迄今为止,这一理解苏轼诗词“幽人”意象含义的内证却无人关注。苏轼诗词中42次使用“幽人”意象,他在贬谪期所作诗词中的“幽人”意象多为《东坡易传》中所阐释的有德有才而失志失位的“幽愤之人”的独特含义。苏轼《卜算子》词“幽人”意象的阐释是一个争论焦点,鮦阳居士释将其为“不得志”之人,王国维等对此解释予以批评,而这样的解释最接近《东坡易传》中“幽人”的含义。
  • 程刚
  • 全文[ PDF 1295.0 MB ] 2018.5(7):164-171  共有 1700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