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新探
  •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占据着显著和特殊的位置。20 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经历了一个从政治化(过度政治化)、去政治化到重新政治化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政治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改变,即从阶级政治延伸到人民政治,从宏观政治走向微观政治,从显性政治转化为隐形政治。这种重返和转型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予以重新审视和表述。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是文学文本的内在组成部分,与审美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且审美本身具有政治因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超越批评的外在和内在的疆域,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学文本中的政治,探索政治批评实践的新路径。
  • 胡亚敏
  • 全文[ PDF 1667.0 MB ] 2019.3(8):5-11  共有 1265 人次浏览
  • 审美文化的治理性与当代美学话语的文化政治转向
  • [摘要]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推动美学话语从哲学美学向审美实践、实用主义、日常生活等多重向度转型,形成了以研究审美文化治理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政治话语范式。审美文化治理强调将审美实践同文化治理统一起来,把审美视为塑造主体的治理性技术,通过对感性世界的审美介入,在文化空间构建广义的政治权力共享与共治模式,形成审美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融通耦合的结构,最终实现以审美实践助推政治治理的文化政治目的。西方文化知识界在反思审美文化治理问题时,虽然认识到审美文化的治理性内涵,但拘囿于知识话语和文化观念的领地,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审美乌托邦色彩。构建社会主义的审美文化治理范式,应批判性借鉴西方审美文化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构审美文化的治理性内涵,使审美文化治理成为表征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文化政治实践。
  • 李艳丰
  • 全文[ PDF 1681.0 MB ] 2019.3(8):12-20  共有 1390 人次浏览
  • 无意识的圈套与解套:齐泽克的幻象理论
  • [摘要]齐泽克认为幻象是实现意识形态质询的关键,它屏蔽社会的不一致和基本对抗,制造欲望和享乐的原型场景。它的存在令普通人和变态狂保持暧昧亲缘,甚至在极端的政治条件下让人们直接化身变态狂。一般情况下,幻象具有无意识的潜隐性,是意识形态的自我反讽和内在逾越,是符号阉割的附属品。但变态狂和极权主义者逆转了这种附属状态,公开展演大他者欲望和快感的法则。只有暴露幻象的矛盾点,揭穿并认同于大他者的内在空白和不一致,才能洞穿幻象,反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
  • 陈 剑
  • 全文[ PDF 1767.0 MB ] 2019.3(8):21-28  共有 1355 人次浏览
  • 表述的边界:以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迁移为中心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与主体民族文学互生共融表述着典型的“中国经验”,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却在“表述中国”与“表述民族”间发生价值迁移:前者以“同”化“异”的方式抑制了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生产,后者以“异”代“同”的方式驱逐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引入“多民族文学”研究范式,在民族性、中华性与世界性构拟的边界内建设共享价值体系,表述全球化进程中的完整中国,是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建设的规约性框架。
  • 李长中
  • 全文[ PDF 1681.0 MB ] 2019.3(8):29-36  共有 1399 人次浏览
  • 言语与书写的战争——通往书写平等权利的三条道路
  • [摘要]从柏拉图的《斐德罗篇》开始,言语和书写被看作是接近真理的两个基本途径。然而,自苏格拉底判定言语相对于书写的优先地位以来,西方思想史上出现了许多争议,而在 20 世纪,这种争议演化为三种讨论书写政治的路径。第一种是德里达的反对语音中心主义的哲学道路;第二种是朗西埃的从文学性出发的文学政治理论道路;第三种则是年鉴学派及相关书籍史、阅读史学者的历史学道路。这三条道路中,哲学和文学道路都基于主张主体消失的后结构主义浪潮,阅读史研究则坚定地站在了捍卫经验主体的立场之上。但是,网络的诞生使得所有非主体立场都具有了鲜活的意义,而以媒介历史为基础的阅读史研究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书写的政治迎来了全新的平等主义时代。
  • 李三达
  • 全文[ PDF 1758.0 MB ] 2019.3(8):37-45  共有 1191 人次浏览
  • 文化研究对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挑战与重构
  • [摘要]文化研究对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是挑战又是拓展。中国当代学者的诸种观点、思想与方法汇聚其中,形成积极的肯定性接受、激进批判、策略性接受、否定性批判以及注重挖掘文化研究阐释“中国问题”的复杂性等五种代表性观点。文化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与拓展,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文学批评领域敞开了新的阐释空间,另一方面则从性别、民族、媒介等向度开启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崭新视域。文化研究为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提供了四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激活中国文论的危机意识,二是提升文学理论的实践品格,三是直面“中国经验”,四是坚持“历史化”思维。
  • 颜桂堤
  • 全文[ PDF 1652.0 MB ] 2019.3(8):46-54  共有 1110 人次浏览
  • 现代性与“文学”的诞生——从朱自清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建谈起
  • [摘要]“文学”的概念并非自古有之,它的诞生事实上与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出现密不可分。文学与批评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双方互为前提条件,文学使用日常语言,但又超越其范围,所创造的世界模拟现实,但并不复制现实,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维持在“妄想”与“逻辑”之间,并且用辨证的方式使书写的主体在表意行为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考验与反思自身的实践。中西方现代文学的诞生皆是为了超克启蒙现代性的危机,双方皆是以语言的议题作为起点,不过因各自的处境不同,西方注重的是语言的本体性,从语言走向书写,而中国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从文言走向白话,西方用文学拯救的是个人生命的价值,而中国则以文学拯救集体国族的生存。
  • 于治中
  • 全文[ PDF 1737.0 MB ] 2019.3(8):55-64  共有 1772 人次浏览
  • 从访碑到抄碑,从国魂到民魂——以金石传统三个脉络解读鲁迅的“钞古...
  • [摘要]与鲁迅相关的金石传统有三条不同的文化脉络。一是辛亥前鲁迅追慕顾炎武—章太炎“访碑”独特的民族主义思想、实践以及生命状态;二是辛亥革命之后复辟轮回,鲁迅转入以隐逸为姿态“钞古碑”,接续并改造了金石传统中学隐的文化脉络;三则包括金石在內的古美术资源,从 1918 年前将其视为凝聚“国魂”的遗物,到二三十年代,明确了对“中华民国”意义上“民魂”的探索和发展。这三条脉络几乎都是在与章太炎对话的基础上展开。
  • 王 芳
  • 全文[ PDF 1658.0 MB ] 2019.3(8):65-73  共有 1709 人次浏览
  • “朝花”何以“夕拾”:恋爱契机与鲁迅的主体重构
  • [摘要]《朝花夕拾》系列写作,最初是作为对陈源旧事重提的反批评而出现的。现实刺戟让鲁迅有了下等人认同,恋爱体验使他意识到了自足本能的革命性,在恋爱的催化之下,鲁迅告别独异个人,重置了主体身份。第二篇之前,恋情的演变为鲁迅提供了契机,导致写作主题转向了自我身份的界认。由此,现代社会性自我如何在前现代的语境中得以生成的历程,便被鲁迅从记忆召唤中建构出来了。
  • 仲济强
  • 全文[ PDF 1688.0 MB ] 2019.3(8):74-82  共有 1577 人次浏览
  • 视线之外的叶灵凤——叶灵凤“汉奸”问题辨疑
  • [摘要]叶灵凤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1957 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将其定为“汉奸文人”。新时期以后,罗孚等人运用各种材料和文本,为叶灵凤平反,然而叶灵凤在沦陷期间发表的一系列媚日亲汪的文章却鲜为人知,或者被刻意回避。事实上,这些文章对我们如何看待叶灵凤的“汉奸”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提供相关史实及解释,并进一步进行历史追溯。
  • 赵稀方
  • 全文[ PDF 1673.0 MB ] 2019.3(8):83-91  共有 757 人次浏览
  • 作为“雄辩员”“总编辑”与“委员长”的胡风——以新见《东南大学附...
  • [摘要]学界对“左联”之前胡风的诸多史实和文学思想关注较少。新见《东南大学附中周刊》从三个面向体现了胡风在南京时代的文学与社会政治活动:辩论会上的“雄辩员”,校刊的“总编辑”,以及“五卅”时作为“反抗上海外人惨杀华人东大附中后援会”的“委员长”。同时,该刊物上有胡风多篇佚作,有助于从诗学角度构造连续性的历史脉络。对青年胡风来说,当“五卅”和国民革命等“外部的政治”开始褪色后,从“文学的内面”去启发根本的政治,逐渐成为其后来的核心追求。
  • 吴宝林
  • 全文[ PDF 1674.0 MB ] 2019.3(8):92-100  共有 866 人次浏览
  • 价值危机与主体重建:《终身大事》的拟男子模仿
  • [摘要]本论从男性研究(masculinity studies)视角重新认识《终身大事》在“五四”变革时代的重大意义。胡适对易卜生《娜拉》的模仿不仅有关女性的解放,而且有关男性作为文化传统主体面临的危机。作品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中国文学传统中青年女子以“拟男子身份”出走母题和美国建国文化中的男性转型话语,提炼出启蒙式自我约制的中国现代男性形象,完成了 20 世纪初承上启下、沟通中西,但也具有明显历史局限的文化主体重建尝试。
  • 邹 羽
  • 全文[ PDF 1738.0 MB ] 2019.3(8):101-109  共有 1689 人次浏览
  • 唐前辞赋句式演变与诗歌韵律节奏
  • [摘要]唐前辞赋句式演变一方面突出了屈原骚体的基本节奏句式与核心韵律节奏,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诗体语言,反映了唐前辞赋与诗歌韵律节奏对唐前辞赋句式演变的双重制约。《离骚》对《九歌》基本韵律节奏革新所呈现的核心韵律节奏,孕育了五言诗体节奏句式的产生。辞赋核心韵律节奏在唐前辞赋创作中的实践与五言诗体的创作实践同步进行,促进了“五言腾踊”的文人五言诗高潮的到来。
  • 王德华
  • 全文[ PDF 1715.0 MB ] 2019.3(8):110-0  共有 842 人次浏览
  • 元白新乐府的“题意距离”
  • [摘要]元白新乐府在题面意旨与篇章意义之间,存在不能够准确对应的态势,即“题”与“意”的“距离”。在以乐舞为题的《五弦弹》《华原磬》《七德舞》《法曲》《立部伎》《胡旋女》《西凉伎》诸篇中,这一现象尤为突显。造成“题意距离”的原因,一是元诗采用了“义类毕具”的“比兴”方式,意义丰富,结构谨严;白诗沿用原题,反致单薄,不免补凑。二是白诗为满足五十首的巨型组诗结构,就元诗节取,另立新题,导致原“题”意义“溢出”,诗句含混,指向模棱。新乐府“题意距离”问题的揭出,对“元白优劣论”当有所修正;更可借此见出元白相互酬唱之中,激发想象,因难见巧,在诗艺层面所开拓出的新境。
  • 马里扬
  • 全文[ PDF 1731.0 MB ] 2019.3(8):121-129  共有 1727 人次浏览
  • 史学转向与唐代“文之将史”现象
  • [摘要]从相关记载来看,文学与史学分途在刘宋时期已初步确立。但这种情况到唐代开始发生变化。自贞观三年(629)史馆别置后,国史由官私共修转为官方统修。史学转向与经学统一共同形成合力,使经史之学与艺文的关系更趋复杂,形成“文之将史”现象。从新的史文关系来看,唐代“诗史”现象,虽发端于初唐诗歌古、近体的二元对立,但其本质是史官理想与实录精神在诗歌中的反映。对杂传和小说补国史问题的论辩,激发对二者不同性质的再认识,并引起相关书籍所属文献部类的重新划分。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杂传纪实而小说虚构的观念。地方官员选任及史馆材料申送制度,促使唐代图经勃兴。文人对图经的阅读和利用,使之与山水游记产生关联,并使其呈现写实性的史学特质。
  • 吴夏平
  • 全文[ PDF 1660.0 MB ] 2019.3(8):130-138  共有 849 人次浏览
  • 《集杜诗》:三重文本张力下的“诗史”建构
  • [摘要]《集杜诗》是文天祥生命晚期对自我经历认真审视后的结果,他利用组诗结构,贯注强烈“诗史”意识于其中,使文字游戏转向宏大主题;又撰写大量“简而有法”的小序,改变了集句诗集性质,让“副文本”小序成为了中心文本。同时,他通过顺承语境、改变语境、切断语境多种方式,将杜诗成功转化为自己的诗句,在集句与杜诗原文之间建立了复杂而紧密的“互文性”关系,而其背后隐藏的,则是文天祥与杜甫在精神世界的“互文”。《集杜诗》由此也就成为了文天祥临终前重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 侯体健
  • 全文[ PDF 1640.0 MB ] 2019.3(8):139-147  共有 906 人次浏览
  • “楝亭图咏”与清初江南诗风嬗变
  • [摘要]曹寅以“楝亭图”遍征江南名家题咏,演为清初江南文坛盛事。进入文学史的“过程”来考察其内蕴有三:“图咏”自具旧京意象引发曹寅与遗民、新贵三者共鸣,唱和遂众;“图咏”最早实由曹寅亲绘“楝图”征咏而起,纳兰性德、尤侗以“甘棠”意象鼓吹之,咏歌基调遂定型;“图咏”主导精神指向曹寅内心深处的“江南记忆”它是楝亭心史的精神底色。此举政治上默契地配合了清初康熙试图收服江南“士心”的决策;文学上,围绕“江南记忆”内在质素的递转,楝亭诗风渐由沉郁悲感趋向蕴藉风华,与之题咏的江南士人也同时完成了对晚明士风、诗风的嬗变与交接,“盛世雅音”再现。
  • 朱志远
  • 全文[ PDF 1678.0 MB ] 2019.3(8):148-157  共有 803 人次浏览
  • 诗稗互渗与《聊斋志异》意趣创造
  • [摘要]平生诗稗兼擅的蒲松龄长于将诗词脱化入小说,不仅能借屈原、李贺以及陆游等前人诗意叙事,而且还时常使自我诗词与小说在文辞意象上互通。凭借这种诗稗互渗的创作本领,蒲松龄不断打破诗稗“别是一家”壁垒,将诗词“抒我情”转换为小说“叙他事”,使作为“他者”的小说人物皆含有作者“本我”的精神气质。这种诗稗互渗的创作实践所寄托于《聊斋志异》的“孤愤”真意,不仅是韩非子、屈原乃至整个传统“孤愤”文化元素的叠加,而且还蕴含着作者面对现实人生的磊落之气。
  • 李桂奎
  • 全文[ PDF 1676.0 MB ] 2019.3(8):158-167  共有 1050 人次浏览
  • 杨绛与诗的交集、纠结及态度
  • [摘要]对于一生为文几达 90 年的杨绛而言,诗似乎离她最远,但这并不表明她对诗包括新诗不持肯定态度。杨绛 16 岁时发表的处女作便是两首五古。杨绛弃世前发表的最后的作品也包括诗——旧体诗 6 首。杨绛对现代汉语新诗的态度也允称正向而积极,不仅直接间接地写过几首,更以新诗笔法移译(包括以写代译)过不少外国诗。本文即分析杨绛与诗的交集及其背后的复杂心态。
  • 于慈江
  • 全文[ PDF 1747.0 MB ] 2019.3(8):168-177  共有 1181 人次浏览
  • 诗人的“手艺”——一个当代诗学观念的谱系
  • [摘要]多多的诗作《手艺》对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同题诗的摹仿,既是词语、句式等的借鉴,又预示着中国当代诗歌形式意识的觉醒。以谱系学方式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中国当代诗人写作和谈论中频繁出现的“手艺”,主要沿着两个向度构建意义和汲取资源:一是回归诗歌作为“手艺”的工匠性质和其所包含的艰辛劳作,一是突出诗歌之“技艺”的诗性“拯救”维度。中国当代诗人对“手艺”的认知,涉及自然美与艺术美、技术与艺术、技艺与生命、诗歌的形与质、语言本体与社会功能、写作与现实等之间关系的诸多命题。通过考察和辨析上述命题,可以呈现当代诗人“手艺”言述背后诗歌观念的交错与变迁。
  • 张桃洲
  • 全文[ PDF 1820.0 MB ] 2019.3(8):178-188  共有 1244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