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子夜》对国民革命的“留别”
  • [摘要]《子夜》中吴荪甫的政治立场不同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中央”,而是支持国民党改组派也即国民党左派的实业政策。茅盾对这种实业政策的理解,源自他本人国民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左派的两度共事。而历来被视作茅盾脱党“自白书”的诗歌《留别》,更多的是在告别茅盾以跨党身份亲历的国民革命。茅盾不但以《蚀》等早期革命文学创作,更以《子夜》这样的左翼文学经典,对工农与工商业者联盟的国民革命做出了文学“留别”,呈现了左翼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左派实业政策从一度期许到最终失望的复杂精神历程。
  • 妥佳宁
  • 全文[ PDF 1528.0 MB ] 2019.5(8):0-0  共有 1007 人次浏览
  • 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建构
  • [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社会现实,这是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文化管理与科研部门在课题组织、传播平台、体制建设、资料编纂等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开创崭新局面,这是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遵循学术规律,整合学科优势,夯实研究基础,彰显学术特色,这是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收获。总结历史经验,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走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道路。
  • 刘跃进
  • 全文[ PDF 1548.0 MB ] 2019.5(8):5-13  共有 1151 人次浏览
  • 资源分层、内外循环、理论何为——中国文论70 年三题
  • [摘要]自1949 年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经历了曲折变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在这70 年中,出现了诸多探讨和争论,其中有三个贯穿始终的话题,即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所接受的不同层次的资源、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循环、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变化。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描述和研究,可以从中窥见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轨迹,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
  • 高建平
  • 全文[ PDF 1560.0 MB ] 2019.5(8):14-23  共有 2036 人次浏览
  • 艰难的历程,卓越的成就——新中国70 年的古代文学研究
  • [摘要]新中国70 年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 年到80 年代,第二个阶段从90 年代至今。前者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理论先导为特色,与民国以来的学术判然区分;后者以日益壮大的经济力量为基础,形成“走向世界”的学术风貌,同时,受学术发展内在逻辑的制约,注重学术的自身目的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面对当今世界各种不同的学术思潮和派别,如何以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的态度参与其间,形成一种自立于而不自外于、独立于而不孤立于西方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需要我们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 张伯伟
  • 全文[ PDF 1559.0 MB ] 2019.5(8):24-32  共有 932 人次浏览
  • 与时代对话中的知识谱系建构——新中国70 年现代文学研究成就概述
  • [摘要]新中国70 年的现代文学研究构建起了完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知识谱系。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实现和发展了这一知识谱系的基本定型;革命性、现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的深入阐析,形成和丰富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模式;分别与整体的相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互织、一元与多维的共存,这些思维方式的转型为这一知识谱系建构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从整理向鉴别的重心转移、从经验总结到史学意识的强化,显示着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对自身建设的规范、完善和发展。现代文学知识谱系的建构是在与时代对话中实现与完成的,也将在对话中继续丰富与重构。
  • 谭桂林
  • 全文[ PDF 1525.0 MB ] 2019.5(8):33-41  共有 1100 人次浏览
  •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70 年
  • [摘要]70 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史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的三种历史形态:即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构造、文学史观念的对话与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整合。这三种形态与不同的历史场域或历史语境相关。这与现代中国对新文化运动的三种不同阐释完全不同。现代中国对新文化的三种阐释是共时性的;当代文学史建构的三种形态是历时性的。但是,即便如此,它仍然集中表达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构建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努力及成果,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水准。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学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不确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学科的总体经验是连同它的问题一起构成的。
  • 孟繁华
  • 全文[ PDF 1511.0 MB ] 2019.5(8):42-55  共有 1817 人次浏览
  • 形态变迁与视角转换——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学科建设
  • [摘要]20 世纪80 年代初,文艺心理学学科得以重建,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先后形成了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和审美主义三种主要学科形态,丰富深化了学界对文学性质的认识。到了90 年代,由于遭遇范式危机,文艺心理学研究走向衰落,但同时产生了“向外转”的新路向,表现在以审美心理为主要中介重建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学、生态学等研究转向,不仅克服了自身缺陷,还孕育着新的理论生长点,并将对文化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
  • 赵言领
  • 全文[ PDF 1486.0 MB ] 2019.5(8):56-63  共有 964 人次浏览
  • “文学”概念的古今榫合
  • [摘要]自西方而来的“Literature”,译为中国传统的“文学”,二者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一个对接榫合的过程。晚清的骈体正宗论,重新解释传统的“文笔”论,引申出“美文”概念,继而接引了西方的“纯文学”观念。国人接受了西方的审美主情论,特别是戴昆西“知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分野,走出大文学、杂文学的传统,确立了“纯文学”的观念。“纯文学”引入中国后,一度采用“三分法”,以诗歌、小说、戏曲为正宗,排斥散文于文学之外;但因强大的散文传统和繁盛的现代散文创作,促使现代文论修正“三分法”,增加散文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分法”。在外患内忧交困的艰难时势中,传统的“文以载道”虽曾遭到激烈抨击,但功利主义文学观在三四十年代得到重新确立,审美超功利的“纯文学”并没有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相反,它的某些先天不足倒是值得省思的。
  • 周兴陆
  • 全文[ PDF 1516.0 MB ] 2019.5(8):64-70  共有 762 人次浏览
  • 审美能力的构成
  • [摘要]审美能力是人类在完成一次审美活动时,所需要的总体的行为能力与认知能力,是由四个层次的认知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在经验层次上,它包括理智、情感、想象、感觉,以及它们在经验中锻炼出的敏感;在先天机制上,审美能力作为鉴赏力,是反思判断与获得自由愉悦的能力;在特殊认知层面上,审美能力是一些特殊的非理性能力,包括理智直观——直觉、静观、想象力等;在生命状态层次上,审美能力被视为一种进入特殊生命状态的能力,这些生命状态包括激情状态、体验状态、感官感知状态等。当代人的审美能力最本源的部分,是人类对精神的自由状态的追寻与感悟能力。
  • 刘旭光
  • 全文[ PDF 1524.0 MB ] 2019.5(8):71-79  共有 637 人次浏览
  • 理论会终结吗?——近30 年来理论危机话语回顾与展望
  • [摘要]自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有关理论终结的话题开始成为学术界议论的焦点。事实上,虽然有关理论死亡的传言甚嚣尘上,但在整个90 年代,人们对理论的未来仍抱有乐观态度。理论经历的所谓死亡只是一种幻象。理论在60 年代末兴起到80年代进入鼎盛,都不仅是其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更受外部语境的影响。实际上,新世纪以来真正陷入生存危机的并非仅是理论,而是整个人文学科。理论归根结底不过是人们谈论文学的一种方式。在一个文学活动被日益边缘化的功利主义社会,即便人们真能抛弃理论,也似乎很难有其他替代方式能够让文学重新回到公众生活的中心。但理论永远不会消亡,只是它的存在方式必将发生改变:不是作为批评方法,而是作为关于文学的思考方式。
  • 陈后亮
  • 全文[ PDF 1582.0 MB ] 2019.5(8):80-89  共有 1582 人次浏览
  • 论文人的“相轻”与“自轻”
  • [摘要]在历史上,文人对自己的这一身份常常表现出某种轻视,对此我们称之为“文人自轻”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对于士人阶层而言,诗文书画虽然具有重要功能,却始终只是雅好,不是一种职业,故不足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自律性,其合法性乃来自其他“场域”。这一现象与“文人相轻”现象构成某种矛盾:“文人相轻”说明在文人眼中“文人身份”具有重要性,“文人自轻”现象则说明对一个文人来说吟诗作赋并非人生最高追求。这种矛盾状态对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 李春青
  • 全文[ PDF 1525.0 MB ] 2019.5(8):90-97  共有 745 人次浏览
  • 危机时刻的美学与政治——以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为中心
  • [摘要]《棠棣之花》的历次修改均对应着现代中国的“危机时刻”。在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的历次修改中,聂政的“暗杀”色彩消失,聂嫈和酒家女的“扬名”之举得到凸显。这些修改对应着晚清以降的革命者身份变迁,其中渗透着郭沫若用以对抗阴谋政治的“真诚”理念。传统伦理在剧中被更新为可以无限扩张的“最广泛的同类爱”,凭借极高的情感强度引发观众的普遍共鸣。但郭沫若历史剧并非简单地诉诸情感煽动,它的“诗性”与历史必然性相关。面对作为“战国时代”的抗战时期,郭沫若不是像“战国策派”那样意图效仿“强侵弱”的秦国,而是从小国弱国的历史中发掘出正义性与自由反抗的精神,为暂时处于弱国地位的中国找到了一条“弱中生强”的道路。
  • 罗雅琳
  • 全文[ PDF 1529.0 MB ] 2019.5(8):98-106  共有 974 人次浏览
  • 乱世中的治世想象——抗战前夕济南书词的勃兴及其文化政治
  • [摘要]抗战前夕山东济南书词勃兴现象,应对着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非理性状态(恐惧)被一种对“稳定”生活的共鸣(适应性预期)所克服的心理机制。“五三”惨案带来的恐惧与生存危机、1930 年韩复榘履职后将山东当成独立王国经营及传统吏治方式的回归、大观园等大型商城的建立所带来的对“稳定”生活的预期,使济南在现代化建设基本停滞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迅速增长及日常生活的“复归”,而书词中活生生的现世现报、青天治国等巩固了土俗世界中“般配”“正经”等仪规传统,成为民众对未来“稳定”预期的心理基础。
  • 国家玮
  • 全文[ PDF 1524.0 MB ] 2019.5(8):107-115  共有 695 人次浏览
  • “典型论”与现代文论的建构
  • [摘要]“五四”作为知识革命催生了个性解放,作为政治运动促发了群众运动的发生,这两重内涵的交织带来个体与群体关系的问题,并深刻影响到文学创作与人物塑造。当首先释放的个性解放的热情消退之后,“五四”因民族危机而含有的政治性、国家性,开始一边修正与规训个人主义,一边与左翼革命运动合流而获得新的展开;在文学上,便表现为用“典型”这一社会性主体来修正“五四”作品中的单纯生命主体。“典型”经过“左联”前期的概念界定、“左联”后期的“真实性”与“正确性”的讨论,最终在延安时期建构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五四”所体现出的个性解放的“启蒙诠释学”与左翼文艺运动所体现出的“左翼诠释学”,都是通过否定异质确立自身,因而具有文化上的内在整一性;“典型”也因此总是一种时代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文学装置,在“五四”从个人到国族的复杂内涵的渐次展开中,被建构为现代文论的主导趋向。
  • 王 植
  • 全文[ PDF 1496.0 MB ] 2019.5(8):116-125  共有 714 人次浏览
  • 重读穆旦《诗八首》:原诗、自译和安德鲁·马维尔
  • [摘要]结合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将穆旦名作《诗八首》原诗、英文自译与安德鲁·马维尔《致他的娇羞的女友》等中英文文本细读比勘,发现从诗歌主旨到技艺(意象、巧智、奇喻、双关以及词语选择等),穆旦该诗的写作与马维尔之间有着出人意料的呼应。以穆旦《诗八首》的相关分析为例,可以丰富对中外诗歌关系的认知,但同时也为究竟应该如何估价中国现代诗歌提出了难题。
  • 王 毅
  • 全文[ PDF 1582.0 MB ] 2019.5(8):135-144  共有 734 人次浏览
  • 论谢灵运《山居赋》的审美转型——关于六朝文学新变的一个样本考察
  • [摘要]谢灵运《山居赋》是一篇具有文学转型意义的重要作品,这种转型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文体形制转型;其二,审美视点转型;其三,文学思想的转型。《山居赋》是辞赋诞生之后出现的体式新颖、风格迥异的作品,可以视为六朝文学新变的一个鲜活样本。谢灵运这一文学体式的创造有着内外两个支撑,与皇权优越相抗衡是其赋体创新的现实动力,而自身才华又是其完成创新的根本依托。
  • 赵树功
  • 全文[ PDF 1495.0 MB ] 2019.5(8):145-153  共有 784 人次浏览
  • 宋人“稗说观”的演进趋向与小说学史价值
  • [摘要]宋人将志怪“出史入稗”并使志怪与杂事成为稗说主体,奠定了稗说以杂事异闻为主的文类基础;突出资暇之趣甚于淑世之用并揭示好奇尚异的心理动因,彰显出稗说“游戏笔端”的审美功用;越出传统稗说传“信”征“实”之藩篱,阐发稗说的虚幻之性、虚构之法和虚言之旨,揭示出稗说“言不必信”的虚幻特质。宋人从文类范围、审美功用、虚幻特质三个方面,辨明了厕身于“史余”“子末”之稗说的内在体性,超越汉唐先贤之见,使“稗说观”从“小道之说”“补史之说”的功能性文体论,向“资暇之说”“虚幻之说”的娱乐性文体论演进,在小说学史上具有转折意义。
  • 李建军
  • 全文[ PDF 1548.0 MB ] 2019.5(8):154-163  共有 688 人次浏览
  • 《四库全书总目》的小品批评——以明代子部提要为中心
  • [摘要]考察小品渊源与内涵,足以为小品史研究之借鉴,通过揭析“清谈”“澄怀”“闲适”“幽赏”“游戏”等精神要素,小品内涵借此可明;批判“小品积习”与明季文风之同时,对“纤佻”辨析入微,扩大了小品作家、著作研究的界面,落实了小品文风研究的对象与广度;其小品批评凸显的两个具有符号意义的人物为屠隆和陈继儒,所揭示的晚明小品史可以为文学史改写提供重要参考;以“词气”“文格”定著作时代、作者真伪,不仅文学研究向来不受重视,在《总目》研究中亦受忽略,《总目》小品文风判断法虽有纰漏,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对文学风格批评的运用与丰富值得关注。在文献、认识、方法等方面,《总目》小品批评具有启示意义。
  • 何宗美
  • 全文[ PDF 1499.0 MB ] 2019.5(8):164-173  共有 1564 人次浏览
  • “韵”字重释与文学观念的流转——六朝文笔之辨在晚清民国
  • [摘要]六朝文笔之辨,在晚清民国引发相当数量讨论。清季民初,这话题为骈文派所发挥,持以抑制散体,同时又回应时代新风,持以抑制白话文学。然而文、笔分界线,究竟在脚韵还是平仄,终无定论。民国中后期,骈散之争消歇,这话题除了言文之争,又涉入纯杂文学之争。但论者逐渐达成共识,文、笔相分,端视脚韵而定。客观学术辨析与时兴文学观念交织,尽管偶有抵牾,大体仍以相互推动为主。这大约是中国文学树立为一门现代学科时的常态现象。
  • 成 玮
  • 全文[ PDF 1574.0 MB ] 2019.5(8):174-182  共有 686 人次浏览
  • 《“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文类学
  • [摘要]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常被归于“短篇小说”,但赵树理本人却鲜少赋予其这一来自西方文类学的名称。在写作长篇评书《灵泉洞》的间隙里完成的《“锻炼锻炼”》,呈现的是赵树理“自成特色的文体或体裁”。在赵树理那里,《“锻炼锻炼”》是对《李有才板话》的继承与接续,属“散韵结合,有说有唱”的“板话”这一赵树理自创的文类。与《李有才板话》不同的是,《“锻炼锻炼”》不仅说着“作快板的话”,而且用其“话”确定了“快板”的表达限度。
  • 朱 康
  • 全文[ PDF 1548.0 MB ] 2019.5(8):183-192  共有 674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