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变位与参鉴:“经”的当代英译及其跨语际协商
  • [摘要]经学是中国古典资源的主脉,但“经”这一术语的英译在中外学界并未达成共识,译名背后蕴藏的文化预设、学术张力和话语壁垒也尚未获得深入检视与理论反思。作为中国古典传统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喻像,“经”的英译表征了西方对“他异性”进行话语规训的诉求及其困难,映射出的不只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笼统的差异,更涉及双方知识共同体穿越时空、文化、体制而呈现的跨语际协商。翻译践言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变位,召唤着对话语系统和现实语境的整体理解,也生成了对双边文化具有补充和反思意义的参鉴空间。中国经书和经学的西译绝非狭义的翻译问题,而是密切关联着中西古今之间在知识系统、意识形态和宗教思想等诸方面的差异阐释与会通可能。
  • 郭西安
  • 全文[ PDF 1902.0 MB ] 2020.4(9):5-15  共有 947 人次浏览
  • 在含忍与自由之间——论杨绛的文化人格
  • [摘要]在杨绛的人生实践和审美建构中,主要呈现出一种东方文人的文化品格,其中,“隐身衣”典型地反映了作家的人生观和美学观。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考察杨绛的学院生活和历史生活经验,可以发现,杨绛文化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早期在京派文学群体影响下形成的创作个性,以及沦陷区生活中形成的生存哲学。在这二者的基础上,杨绛发展出了在道德上具备自我超越精神,在身份认知上吸收古典喜剧性质的民间智慧,在处世态度上保存天真趣味的审美人生境界。这是杨绛在“文学”与“人生”两大主题之间开辟出的别样风景。
  • 陈浩文
  • 全文[ PDF 1768.0 MB ] 2020.4(9):16-24  共有 1041 人次浏览
  • 史诗时代的抒情话语——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诗词、歌曲与风景
  • [摘要]近40 年来的改革开放时代被称为“史诗时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可以说是“史诗时代”的有力见证和表现,这些作品通过引录诗词、叠化歌曲和描摹风景构造诗意化境界,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效果。这些作品通过以诗喻人、借诗抒情、设置诗词活动等方法表现了诗意化特征,并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形式结构等方面展示了音乐化特征。小说中的风景是社会历史和人类情感的假定和隐喻,风景作为一种认识性装置,它既是一种现代性思想,又是一种情感结构。诗意化、音乐化和情感化都表征了小说的抒情特征,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充分说明“抒情话语”与“史诗时代”的同构性。
  • 颜水生
  • 全文[ PDF 1758.0 MB ] 2020.4(9):25-32  共有 912 人次浏览
  • 汉字的力量——作为学科命名的“美学”概念的跨际旅行
  • [摘要]美学的汉字命名主要是在中日之间的跨际交流和互动中展开的,它是中国美学起源的先声;涉及美学的汉籍在19 世纪70 年代便传到了日本,参与了日本早期的美学发生过程;美学的多种汉字命名或在事实联系中推动着中日现代美学史的发生,或在分置的空间关系中成为中日现代美学效果史的实际能量;日本知识界借助汉字来为美学命名,源于某种传统的惯性和实现现代知识本土化的需要;而中国在译介美学的过程中发挥汉字本身的潜力,意味着在努力守望并重建民族自尊,汉字文化所确认的民族身份恰是当时国人时代进取心的一种根基。
  • 王 确
  • 全文[ PDF 1813.0 MB ] 2020.4(9):33-39  共有 935 人次浏览
  • 论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兼谈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误译和误解
  • [摘要]国内学界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存在一种广泛的误解,认为其早期著作《美学理论》所倡导的就是一种表现论美学。事实上,克罗齐此书中的美学思想是通过对康德认识论中的先验感性论进行改造而产生的,其核心主张是,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广义的)语言对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进行的表达,从而形成对个体事物的直观知识,这与表现论并无关系。只有当其在此后的批评实践中意识到艺术的抒情特征,并且在哲学上转向彻底的唯心主义之后,克罗齐才否定了感觉印象的外部根源,把情感和感受视为艺术表达的唯一对象,从而转变成了一个表现论者。我们认为,这种误解的产生与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误译和误解有着内在关联。他把克罗齐《美学理论》一书中的核心概念intuition 和expression 分别译为直觉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两个概念与康德思想之间的关联,诱导人们把此书中的思想与浪漫派诗学联系起来;他在解读此书时,又把克罗齐后来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引入进来,认为此书所说的印象乃是通过实践所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这导致他把克罗齐前期和后期的美学思想混为一谈,从而使人们误以为克罗齐在美学上一开始就是一个表现论者。澄清这些误译和误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而且有利于我们把他关于直观与表达具有同一性这一洞见重新凸显出来,从而真正揭示出其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 苏宏斌
  • 全文[ PDF 1803.0 MB ] 2020.4(9):40-48  共有 850 人次浏览
  • “理论之后”中国文论的境遇与知识学反思
  • [摘要]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显现出一种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换的理论趋势。这一知识型转换发生于“理论之后”的特定知识生产境遇之中。“后理论”时代的到来,成为我们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进行深刻的批判性反思的重要契机。在基于知识学反思的理论探讨中,人们试图重新确立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定位,辨析“理论”终结的可能与意义,探寻超越“理论”危机的新路径,寻求由此形成中国文论的原创机制,并适时使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这一主导思路引领当代中国文论知识生产因应文学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化而趋向于多元共生状态;以此为境遇和理论前提,以“综合创新”为指向的文学理论体系建构日渐成为学界共识。
  • 姜文振
  • 全文[ PDF 1750.0 MB ] 2020.4(9):49-55  共有 835 人次浏览
  • 走向“世界美学空间”的“美育”——一个“明治—五四”的概念史考察
  • [摘要]“美育”的概念史事关东亚现代性的核心难题。“明治—五四”作为整全的历史思想视野,有助于澄清世界“美育”的跨文化逻辑,昭示中日“现代”的认识论起源。“世界美学空间”揭露了美育解释背后的现实动能及权力争夺,重建了美的话语、东亚民族国家与现代世界体系间的关系想象。美的意识进入东亚,以明治日本三位一体地架构“美术—美学—美育”为开端。作为思想装置的“明治”,不仅内在于日本现代史,同时对现代中国产生值得推究的影响。东亚视角的引入,为重新界定五四以降“美育”的中国故事带来新的可能。
  • 柏奕旻
  • 全文[ PDF 1823.0 MB ] 2020.4(9):56-64  共有 560 人次浏览
  • 托马斯·马丁的语言文论与可能世界理论
  • [摘要]托马斯·马丁运用可能世界语义学对文学定义、文学意义等问题做出新的阐释和探索,为我们展现了21 世纪语言文论发展的新的可能图景。他采用辛迪卡关于语言的两种观点——“语言作为普遍媒介”和“语言作为微积分”,分别对20 世纪占据支配地位的语言观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替代方案,即建立以可能世界为前提和框架的新语言观。新语言观揭示了语言的可能性本质,由此初步构建起与20 世纪语言文论存在鲜明差别的新语言文论雏形,为当前处于低潮的语言文论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考。
  • 张 瑜
  • 全文[ PDF 1844.0 MB ] 2020.4(9):65-72  共有 615 人次浏览
  •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
  •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必要改变沿袭多年的外来冲击/ 回应模式,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中国社会与文化自我演变的内部事实。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对话和并进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以内陆腹地的成都为例,李劼人、郭沫若等知识分子的个人趣味、思维特点就与京沪主流有异,形成了近现代嬗变的地方特色。这一“地方路径”值得剖析,它与风姿多彩的“上海路径”“北平路径”一起,绘制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丰富性。沿着这一方向,我们有望打开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
  • 李 怡
  • 全文[ PDF 1761.0 MB ] 2020.4(9):73-80  共有 485 人次浏览
  • 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论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的成就与问题
  • [摘要]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面在抗战时势的推动下实现了回汉民族团结题材的开创性书写和传播,成为抗战文学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另一方面也因时势限制而无法更加深入地探索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国家认同建构方面留下了有待后人深思的命题。
  • 李广益
  • 全文[ PDF 1771.0 MB ] 2020.4(9):81-89  共有 469 人次浏览
  • “物诗”与抒情主体的位置——以冯至、郑敏与里尔克的差异为中心
  • [摘要]里尔克中期的“物诗”启发了中国现代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摹,但这一影响止于技法层面,既有的研究也多关注其间的相似性。然而,里尔克“物诗”更大的变革在于诗中的抒情主体,主体需要首先摒弃自身的先验观念,进入与物象共处的“敞开域”中,并捕捉物象与主体相触动的瞬间。但冯至诗中的对话、祈祷语调以及推己及人的结构,均以主体为中心;郑敏诗中偶见里尔克式的静观,但主体意志终究凌驾并更改了物象。两位诗人与里尔克的差异,除了对主体性的认知不同之外,与20 世纪40 年代的战时语境,以及彼时新诗理论试图矫正抒情泛滥的针对性均不无关联。
  • 李倩冉
  • 全文[ PDF 1796.0 MB ] 2020.4(9):90-97  共有 502 人次浏览
  • 关山难越:后五四时代的“无名作家”言说
  • [摘要]后五四时代的中国,出现了无数在迷茫中生活的“无名作家”。他们缺乏名气,投稿无门,穷困潦倒,看不到人生的前途,是一群失去上升途径的边缘知识人。在这样的境遇里,无名作家试图向社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社会关注他们的处境,解决他们的难题。在无名作家的表述中,最常见的是对成名作家和编辑的批判,“成名作家”被指责为打压后进的“文阀”,编辑则被认为是文坛黑幕的制造者。“无名”与“有名”、作者与编辑的冲突折射出后五四时代的代际紧张和知识界的困局。
  • 李世鹏
  • 全文[ PDF 2310.0 MB ] 2020.4(9):98-107  共有 585 人次浏览
  • 乡村“读书人”的“梦”——20 世纪20 年代废名的文学创作理论...
  • [摘要]废名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影响,将文学视为内在心理真实的表现,其表现方法借鉴古典诗歌的“情生文,文生情”,创造了“梦的真实与美”的诗文学。这一文学形态所表现的废名的“内在自我”,是一个以“家”为中介与乡村生命伦理血脉相连,精神上永远系恋于故乡的乡村“读书人”形象。当20 年代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这一形象为废名的都市知识分子批判提供了道德立场,将“五四”思想革命推进至基于自然本性的伦理建设。
  • 李雅娟
  • 全文[ PDF 1770.0 MB ] 2020.4(9):108-116  共有 451 人次浏览
  • 魏晋诗文的忧生之嗟
  • [摘要]魏晋时期咏叹生命、关注生死的诗文甚多,形成了此一时期文学的特殊现象。建安时期生命诗歌的主题是写丧生之痛与生之可恋。正始诗人的生命体验中增添了世事变化无常、生命不可把握的恐惕,诗歌主旋律开始转移到人生祸福无端、命运更加诡异而难以驾驭的深深忧虑上,由此而形成了此一时期特有的忧生之嗟。两晋时期写感时悼逝主题最为集中,以陆机、陶渊明的作品最具特色。陆机写挽歌最多,多表现一种普遍的人死之哀,以近乎冷酷的笔法描写死后之境况,其真实的心理就是“向死而生”,要表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它肉体与精神的存在,生命是人的唯一。陶渊明的《挽歌辞》既有失去生命的无可奈何,又表现出人逝后的解脱感,其生命观体现为委运随化,任其自然。
  • 詹福瑞
  • 全文[ PDF 1773.0 MB ] 2020.4(9):117-125  共有 652 人次浏览
  • 唐诗选本对小家的影响
  • [摘要]唐诗选本对唐代诗人的知名度及唐诗作品的经典化有着极大的影响,但主要体现在小家身上。许多小家及其作品免于湮没,主要原因便是入选选本。有些小家作品稍多,风格也较为多样,选本对他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突出其代表作以及主导风格。选本对小家的作品有多方面的影响,如异文的取舍,风格的认定等。选本对小家也有负面影响,主要在于作者、诗题的张冠李戴,或文本的讹误失真。从总体来看,历代唐诗选本是构成唐诗接受史的重要因素。
  • 莫砺锋
  • 全文[ PDF 1778.0 MB ] 2020.4(9):126-135  共有 589 人次浏览
  • 制造汴京:柳永词与都城文学话语的新开展
  • [摘要]柳永词是历代都城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包括献颂应制词、汴京生活词、羁旅忆京词等类型。从基本主题和内容细节来看,柳永词书写汴京并不具备足够的新意和优势;从词汇使用和修辞手法运用来看,柳词同样不够精彩。其创造力与魅力主要体现在结构技巧,即叙写天气和描述行走。相比于汉唐诗赋,柳永词不再注重刻画都城的空间特征,而是着力表现时间特征与身体经验,说明其都城观念由“塑造权威”转为“表现风俗”。此观念与“天子与民同乐”的政治风气紧密相联;相关结构技巧的形成,则是柳永斟酌文体的结果。综合技巧和观念来看,柳永制造出“都城词”话语系统,深刻影响后世词乃至“俗文学”,为都城文学话语提供了新的开展方向。从话语系统视角解析柳永词及都城文学,更利于凸显文学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文学产生于都城,同时也制造都城。
  • 谢 琰
  • 全文[ PDF 1802.0 MB ] 2020.4(9):136-147  共有 541 人次浏览
  • “曲祖”之誉:《琵琶记》在明代的经典化
  • [摘要]作为戏曲经典的《琵琶记》,从永乐年间《瑞安县志》记载“实为词曲之祖”,到魏良辅“自为曲祖”之誉,再到凌濛初称道“世人推为南曲之祖”,其经典地位不断被强化和巩固。其中,既有帝王推赏的权力话语作用,也有文人围绕《西厢记》《拜月亭》“优劣”等问题争论带来的“聚焦效应”;既有连续不断、类型多样的刊刻复制递增了作品的影响,也有持续不断的舞台搬演扩大其在不同社会圈层的深入。从纵(时间)、横(途径)两个方面考察,可知其在明代已然完成经典化。《琵琶记》经典化的过程和途径,可以为考察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 朱万曙
  • 全文[ PDF 1770.0 MB ] 2020.4(9):148-156  共有 484 人次浏览
  • 日常与风流:从醉白池看江南文人对醉吟诗风的接受
  • [摘要]作为江南文人重要雅集之地,上海松江醉白池与北京宣南陶然亭南北对应,均取义于对江南文化作出重要开拓的唐人白居易。江南文人对醉白池的书写,在松江雅集内外时时可见;由此醉白池已由背景转为胜景,又随雅集升级为诗社,进而建构为诗境,衍生为文学意象,其中可以看出摅写日常、行在独善的醉吟诗风的遗响和余波。绍承醉吟诗风的江南文人,浸润于风骚两种诗歌传统,将日常与风流组为双重变奏,融纳人生的反思和体悟,酿为诗歌史上融风流于日常的别有意味的诗意江南。
  • 陈才智
  • 全文[ PDF 1812.0 MB ] 2020.4(9):157-165  共有 448 人次浏览
  • 章学诚重评韩愈古文史地位及其旨趣
  • [摘要]乾嘉时代义理、考据、辞章分裂严重,各家所持之古文辞内涵不一。章学诚以史家立场介入古文辞论争,从苏轼的“韩子文起八代之衰”之说切入,重评韩愈古文史地位:一方面肯定了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说,另一方面又补充“古文失传亦始韩子”。韩愈文贵在学传诸子,而其“宗经而不宗史”的偏向造成取道方向不正确和对史文隔阂的缺陷。章学诚基于文化史视角的判断抬升了著述文地位,并进一步将古文辞限定为史学的叙事文,借此敲打了盛极一时的桐城派与汉学派;另一方面,他指引究人伦世用的古文精神与嘉道之后的经世思想相通,已着嘉道之际批韩的先鞭。
  • 陈志扬
  • 全文[ PDF 1778.0 MB ] 2020.4(9):166-175  共有 696 人次浏览
  • 从赵树理看李凖创作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论另一种当代文学
  •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在理论上以194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准则,在创作实践上以赵树理、柳青等为代表,这几乎成为学界关于当代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构架。作为体现《讲话》创作方式的代表性作家,李凖的创作与赵树理、柳青等差异颇大,而生成这些差异的历史机制、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却并没有被充分阐释。从赵树理创作的内在逻辑来看李凖的实践形态,便于我们观察革命文学内含的复杂展开路径,以及李凖开创的另一种当代文学构成方式。
  • 何 浩
  • 全文[ PDF 1790.0 MB ] 2020.4(9):176-184  共有 593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