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
  • [摘要]从价值中心变迁的历时性角度观察,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 世纪20 — 40 年代是以政治革命为核心的宣教价值为主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是以现实生活反映为核心的认识价值为主的阶段, 八九十年代是以张扬情感和形式自律为核心的审美价值为主的阶段,新世纪以来是以时代精神价值重塑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为主的阶段。四个阶段的理论探求与实践取向在历史性变化中合力共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并在理论逻辑上认同和持续强化了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在文艺价值源泉的理论追索中建构起了文艺与时代生活之间的辩证反映关系,在文艺价值的主体归属上把人民需要作为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 从而成为指引中国现代文艺走向进步、服务人民的思想火炬与灯塔。
  • 谭好哲
  • 全文[ PDF 1524375.0 MB ] 2021.3(10):5-14  共有 949 人次浏览
  •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 [摘要]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强行拉入近代世界格局。在救亡图存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器物革命、政治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制度。共和制度因为缺乏全民族的思想变动而风雨飘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方向引领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进步,也给予中国现代学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气度与力量。
  • 关爱和
  • 全文[ PDF 1567339.0 MB ] 2021.3(10):15-25  共有 823 人次浏览
  •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组织化与理论批评的跨国再生产——以冯雪峰翻译列...
  • [摘要]20 世纪前半期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其理论论述和词语概念在跨国旅行的过程中,因和实际运动的密切相连而不断变化且衍生新义。在“左联”筹组时期,冯雪峰通过冈泽秀虎的日文译本翻译了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中国左翼文学家的组织化提供了“指导理论”。而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 进行理论论辩之时,冯雪峰又以藏原惟人的译本为底本重新翻译了列宁的这篇论文,并依据自己的旧译补充了藏原译本的删节部分。冯译利用有限资源以“集纳”方式追求列宁文本的完整性,也表达了中国左翼理论家对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的理解和思考。
  • 王中忱
  • 全文[ PDF 1615287.0 MB ] 2021.3(10):26-37  共有 726 人次浏览
  • 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
  • [摘要]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党的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信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与生俱来就携带着新文学的基因;新文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盟友,还是整个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1978 年以后的文学可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在这期间党对文艺的领导方法有所调整,完善了制度化的常态管理。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此前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目的的全局性思维转向建设时期的现代管理思维,承认了多元性多样性的文艺审美效益,文艺批评的重镇由关联领导部门的权威话语转向高校系统的学术研究。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原先党的领导和文艺家创作实践建构的二元维度转变为党的领导管理、文艺家的创作实践、文化产业资本的市场介入的三元维度,由此营造了更为复杂、也更为丰富有效的文学态势,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
  • 陈思和
  • 全文[ PDF 1499436.0 MB ] 2021.3(10):38-47  共有 738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性
  • [摘要]1919 年到1925 年间,中国作家开始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一阶段中国既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艺论述,也少有苏俄、日本等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但作家还是在苏俄、日本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文艺经验中提炼出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民众艺术”、倡导“无产阶级文化”、宣传“主义”/“革命”、争论“文艺自由”等理论问题。作家没有原封不动地将这些问题移植到中国,而是立足中国文艺现实、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赋予这些问题“中国性”。从苏俄、日本等的无产阶级运动文艺经验“中国化”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生了;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性”产生了。
  • 李金花
  • 全文[ PDF 1564833.0 MB ] 2021.3(10):48-55  共有 809 人次浏览
  • 文化、现代性与“文化马克思主义”
  • [摘要]现代性在两种意义上发明和激化了文化的问题性:时间轴的文化内与地理轴的文化间。在文化内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或二者之间的缠斗、协商和包容;在文化间,是各种文化的相遇、冲突和融合。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文化研究路线。20 世纪50 — 60 年代以来的“文化马克思主义” 多种赋义和版本都不外在这两条轴线上展开。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相比,“文化马克思主义”虽在原则上没有全然放弃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乃至阶级论的有效性,但对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概念的汲取,使之打破或松动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元对立,文化被认为与经济活动、政治制度一起构建了社会整体,而且由于文化被赋予物质性、体制性、无意识性、日常生活性等新的含义,它便成为一种更基础、更深沉和更具决定性的力量。
  • 寇淑婷
  • 全文[ PDF 1654748.0 MB ] 2021.3(10):56-61  共有 711 人次浏览
  • 空间辩证法与历史的效价——论詹姆逊文化批评的哲学基础
  • [摘要]基于后现代文化空间化的历史语境,詹姆逊通过恢复辩证法的时间性内涵,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视为一种辩证叙事,认为其作为一个将多样性、差异性的历史统一进单一的世界体系的总体化运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效价”。对辩证法空间维度的拓展以及对时间或历史维度的强化,形成了詹姆逊独特的空间辩证法理论,他据此对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文化分期,最终构成了其文化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詹姆逊并没有捍卫马克思思想的基础性地位,其文化批评理论更多地承袭了黑格尔抽象的肯定与否定模式,抽空了现实的具体情境,凸显了形式分析的优先性,也因明显的政治倾向遭到不少批判。某种意义上,詹姆逊以黑格尔式的雄心冲淡了其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成份,走向了“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者”。
  • 章朋
  • 全文[ PDF 1609001.0 MB ] 2021.3(10):62-70  共有 426 人次浏览
  • 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研究
  • [摘要]借助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以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译者借助密集丰厚的副文本实现下列三个功能,实现译语语境中《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一是还原《讲话》的历史语境和文本的原初面貌;二是通过关键词、核心范畴的抽象化和历史语境的剥离,提升《讲话》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论的通约性;三是进行《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溯源,构建译文正、副文本之间的互联互释关系。虽则其中不乏误读误解和强制阐释,但其副文本为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讲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参考文献。
  • 邓海丽
  • 全文[ PDF 1634428.0 MB ] 2021.3(10):71-77  共有 488 人次浏览
  • 论阿Q 的精神反思意
  • [摘要]《阿Q 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发表至今已有一百年了。阿Q 早为人们所熟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罕有的进入世界文学典型画廊的人物形象。百年来关于阿Q 一直存在着学术争议。本文认为阿Q 是与世界文学中的堂· 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莫夫等人物相通的偏重反映人类精神弱点的艺术典型,达到了深刻的哲学境界,具有巨大的精神反思意义。人们以这些典型为“镜像”看见自己,开出反省的道路,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促使自己从“本能的人”升华为“自觉的人”。
  • 张梦阳
  • 全文[ PDF 1593158.0 MB ] 2021.3(10):78-87  共有 590 人次浏览
  • 革命与“启蒙主义”——鲁迅《阿Q 正传》释读
  • [摘要]鲁迅的《阿Q 正传》是个一直被反复阐释的文本,近年更卓有推进,引发了从文本细读出发,重新讨论的空间。从小说的叙述上看,作者自觉控制着叙述者“我”,造成反讽效果,质疑“我”批判阿Q 的有效性。而在这一逻辑上,鲁迅表达了无法理解阿Q 这一人物灵魂的隔膜之感,以及在革命的意义上实践“启蒙主义”的诉求。鲁迅揭示了与阿Q 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的启蒙关系,并暗示阿Q 身上隐藏着“个人的无治主义”的境遇,暗示阿Q 是在自身劳动能力的意义上具有个体尊严,具有成为历史主体的可能,因此也就有可能是真正的改革者或革命者。
  • 李国华
  • 全文[ PDF 1564926.0 MB ] 2021.3(10):88-97  共有 626 人次浏览
  • “光”之辩——论鲁迅的主体安置问题
  • [摘要]鲁迅对于“光”一直有着独特的关注,学界对此探讨并不深入。“光” 之于鲁迅不仅是一种文学意象或风景,更直接牵涉到其对于如何在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国安置自身主体的思考。早年的鲁迅为“光”赋予了一种“群之大觉”的理想信念色彩, 但这种理想却未能持续,因为他一方面感受到“光”的窥视性,一方面在身处绝望逆境时又借助“光”来展现自身与外界现实间保持的距离,这为他寻找主体的安置带来了相当的分裂焦虑和伦理焦虑。鲁迅以对“复仇”的深刻思索来应对这些焦虑,也可以视作对早年充满理想信心的“光”的“回心”与调整。
  • 王植
  • 全文[ PDF 1496550.0 MB ] 2021.3(10):98-106  共有 482 人次浏览
  • 鲁迅与《俄罗斯的童话》之相遇——以“国民性”问题为中心
  • [摘要]鲁迅晚年翻译高尔基作品《俄罗斯的童话》,认为书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俄罗斯国民性”,对中国国民性也有医治作用。高尔基“俄罗斯童话”的文体源于俄国艺术政论文“小品文”,鲁迅20 世纪20 年代初建立的童话文体观,受《俄罗斯的童话》的影响有所转变。本文考证、比较了高尔基原作和鲁迅译文曲折的发表过程,分析了《俄罗斯的童话》中的国民性问题与民族意识、政治意识的关系,阐述了鲁迅对“俄罗斯国民性”的解读、鲁迅与高尔基在社会批判与知识分子批判等方面的异同。
  • 李一帅
  • 全文[ PDF 1643494.0 MB ] 2021.3(10):107-115  共有 435 人次浏览
  • 早期新诗与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以田汉、周作人的抒情实践为中...
  • [摘要]早期新诗的兴起,不仅是一种现代文类的生成,更设定了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新诗的抒情机制,对于有着情感化自我表达需求的五四青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随着“五四”的落潮,不仅情感化的主体生成方式失效,与之相应的抒情方法也失去意义。在相关的应对方案中,田汉等人不仅看到新诗对苦闷的抒发,还从苦闷中整合出一种新的抒情可能性。而周作人在对新诗展开系统批判的同时,又通过翻译与创作为早期新诗植入了一种象征化的抒情风格,在完成新诗抒情改造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情感世界的再造。
  • 宋夜雨
  • 全文[ PDF 1643494.0 MB ] 2021.3(10):116-124  共有 450 人次浏览
  • 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
  • [摘要]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诗歌语言、诗歌形式与诗体演进三方面:在诗歌语言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启示在于诗歌要艺术地整合现实,而非孤立的语言操练;在诗歌形式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对诗歌形式的必要坚持与积极建设,而不只是满足于单纯地抒情写意;在诗体演进方面,闻一多一直致力于以“非诗化”的方式拓展诗的边界,创生诗的新质。所有这些在中国当代诗里都有所发展,体现了闻一多诗学的生命力和当代性。
  • 肖学周
  • 全文[ PDF 1629269.0 MB ] 2021.3(10):125-133  共有 536 人次浏览
  • 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
  • [摘要]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作为个体的文学存在,他的作品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审美内容,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具备丰富而深刻的影响力。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首先体现在他是文学史重点书写的对象,每一段文学史他都有标志性的作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标杆式作家,无论是表现题材、创作方法还是叙述技巧,他都与当代文学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仅用创作实践来证明自己与文学潮流的内在联系,还在理论上引导文学思潮的健康发展。王蒙素以风格多样化著称于文坛,其文体叙述的多元化大胆实验,主要源于作家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把控。做《人民文学》主编时期,他身体力行,兼容并包,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敢于在艺术上探索求真的作家,形成了当代文坛“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 李骞
  • 全文[ PDF 1494580.0 MB ] 2021.3(10):134-142  共有 467 人次浏览
  • 新时期文学在基层——兼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层研究
  • [摘要]在县一级的地方基层,新时期文学主要通过群众文化体制中的县一级文化馆进行具体组织和开展,县一级文化馆所创办的文艺刊物则是承载基层的新时期文学的主要阵地,其所发表的作品大多具有“向心性”写作和“模仿性”写作的特征。个案研究证明,或可将新时期文学研究视野拓展至基层,使基层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并以基层为方法,自下而上地继续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多可能性。
  • 石岸书
  • 全文[ PDF 1540786.0 MB ] 2021.3(10):143-151  共有 418 人次浏览
  • 诗学结构与精神谱系——20 世纪80 年代前期谢冕诗评研究
  • [摘要]谢冕出版于20 世纪80 年代前期的诗评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其早期诗学承续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特质,也是对于“五四”资源的继承。谢冕构建了两个诗学结构: 激情-形象-再现的诗学评价结构和激情-形象-寄托的诗学发生结构。他的诗学结构之中心,是针对20 世纪50 —70 年代诗歌理论的局限,由此产生了借鉴边塞诗、少数民族诗歌以及国外诗歌的倾向。他早期之回到“五四”,也是因其彼时重视对国外诗歌借鉴之结果。
  • 王宇林
  • 全文[ PDF 1492387.0 MB ] 2021.3(10):152-159  共有 464 人次浏览
  • 城市的文学气质及其内涵——以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为例
  • [摘要]籍由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研究具有地域属性的城市书写与历史探寻,可以发现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河南城市文学的发展风貌,以及不同代际作家所承递的地域文化精神脉络。就河南城市文学的趋向来说,如何从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和营养,审视现代化城市的新动向、新思想,在城与人中找寻独特的文化韵味,进而确立具有自身地域属性的美学原则,成为新的阅读期待。
  • 魏华莹
  • 全文[ PDF 1491455.0 MB ] 2021.3(10):160-167  共有 438 人次浏览
  • 西方叙事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国因素——以《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
  • [摘要]《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是国际上第一部叙事理论百科全书,其中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问题。编撰者以“今西”所确立的叙事学知识体系为基础,关注到了“非西方古代”叙事资源中的“差异”或特色之处。对“中国叙事传统”的介绍侧重于汉学视角,聚焦口语/ 书面、历史/ 叙事等问题,表现出编撰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中国叙事理论的呈现形态多样,既有从非西方古代叙事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介绍,也有从西方叙事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叙事特质的发现,还包括中国学者对当代叙事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贡献。关键词
  • 曾军
  • 全文[ PDF 1530326.0 MB ] 2021.3(10):168-175  共有 673 人次浏览
  • “元气”论与金元之际的文学传统建构
  • [摘要]金元之际,战争的破坏和文脉断裂的严重危机,促使一批士人自觉担负起了传承中原文脉、重建文化秩序的历史使命。元好问首先提出了“元气”命题,包涵着他对于天地山川元气、文学艺术元气、人才元气、国家元气的系统思考。此后郝经、王恽等人继续发挥,并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元素,更加突出“元气”对于中原学术和文学传统传承重构的重要性。元朝统一后,南北文士又自觉将“中州元气”上升为“国家元气”,为元代始终以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学传统为主导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 张勇耀
  • 全文[ PDF 1509426.0 MB ] 2021.3(10):176-185  共有 617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