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旅行——陈望道的波格丹诺夫翻译及其语文理论的...
  • [摘要]1928 年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从军事、政治斗争转为隐蔽战线、文化战线斗争。彼时苏联则已进入斯大林时期,然而这一期间陈望道并未翻译马列的经典理论, 而是选择通过日译本翻译波格丹诺夫的《社会意识学大纲》与《无产阶级文化》杂志, 阐述了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社会意识论、文化组织论等观点,运用于现实的大江书铺组织工作、大众语运动,并且将之改写,融入其修辞学代表作《修辞学发凡》之内。梳理这段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从苏俄、日本旅行至中国的过程,有助于厘清日后的文艺组织生活的理论源头与改写过程,补充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系谱。
  • 高维宏
  • 全文[ PDF 1855900.0 MB ] 2022.1(11):5-14  共有 1195 人次浏览
  • 当代西方“形式意识形态”美学研究的阐释路径与价值
  • [摘要]“形式意识形态”研究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审美理论之间复杂交融的理论联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形成了三种理论路径,分别是詹姆逊的“辩证批评”路径、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路径、特里·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批评”路径。“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强化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性及其范式特征,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批判理论的阐释能力与理论活力,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面对现实文化经验问题的理论沉思和价值转换。
  • 段吉方
  • 全文[ PDF 1659884.0 MB ] 2022.1(11):15-22  共有 828 人次浏览
  • 先秦文学社会功用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
  • [摘要]先秦文学由“感物悦情”而生,周初执政者用《诗》等作为实施德政的“训诫工具”而使文学出现政治化倾向。孔子等仿此将诫勉对象扩展到社会下层,对《诗》《书》等作教化性阐释而使其成为“教化载体”。战国人文思潮中,诸子以哲理散文作为进身之阶,“新史官”为逐利而写史、删史、改史,使上古文学成为“自用求贵” 的工具,因而具有明显的“求用”目的性。求用,使得文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形式更加多样化,表现方法更加丰富,使得文学表现主体发生类型性变化;求用,使得创作者个体私欲和执政者小集团私欲产生交织:它们形成合力,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 郑杰文
  • 全文[ PDF 1679074.0 MB ] 2022.1(11):23-31  共有 944 人次浏览
  • 赋为“漆园义疏”说
  • [摘要]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赋乃漆园之义疏”一语,罕有解说,倘结合晋人注《庄》与辞赋创作,其中适性自然的人生观及逍遥义,正可视为其说的阐释。对比“柱下旨归”之于玄言诗,“漆园义疏”之于晋人赋,其体道词语、问答方式与铺陈描写, 尤为相类,赋家以物态、景候、情志喻理,呈现出晋赋用《庄》的主要特征。而由晋代到唐代,赋家用《庄》例证极多,但前者乱世忧患的“逍遥”义与后者借用其“逍遥” 词的创作迥异,则形成了《庄》学盛于赋史而衰于赋义的历史走向。
  • 许 结
  • 全文[ PDF 1639178.0 MB ] 2022.1(11):32-40  共有 667 人次浏览
  • 本源《尚书》:元稹制诰改革重审
  • [摘要]元稹制诰革新的思路是以《尚书》诰、命、训、誓为宗范,使制诰写作向政治化、儒学化、写实化方向推进。针对传统制诰的礼仪展演性和政治教化功能的缺失而提倡复古;把脉长庆政局,切入士风主题,学习《尚书》训诫之义,通过制诰对治清流无为之风和政风乱象;宗法《尚书》“命”体阐宣治道的功能,就中唐政弊开列药方,提供治术指导;通盘考虑选士、审官制度改革,有意在制度层面改变文人制诰诸弊的现实基础。最终将制诰由时下的文人制诰变成本源意义上的政治家制诰。白居易长庆制诰和李德裕会昌制诰可以对比、印证元稹的制诰改革思想与实践。
  • 范洪杰
  • 全文[ PDF 1608486.0 MB ] 2022.1(11):41-49  共有 715 人次浏览
  • 从“务反近体”看韩愈文章复古的激进追求
  • [摘要]韩愈的文章复古以“务反近体”的激进态度展开。他在一切文体中追求避骈就散,体现了极端化的语体选择;在语言表现上,以散体为本改造骈体、追求骈散的对抗性融合;其“务反近体”的激进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唐代复古作者的中和艺术趣味。复古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由来已久,但韩愈之前的复古思想,普遍缺少激进和极端化色彩。韩愈文章复古的激进追求,在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对文学创新和文化变革的理解。
  • 刘 宁
  • 全文[ PDF 1634260.0 MB ] 2022.1(11):50-58  共有 851 人次浏览
  • 《沧浪诗话》与宋代理学
  • [摘要]严羽《沧浪诗话》受到禅学与理学的双重影响,前者显著,后者隐约, 且往往被遮蔽。考察《沧浪诗话》与理学之关系,不仅需要进行词语相似性的比对,更需要理论观念与思维方法层面的探寻。《沧浪诗话》论诗术语及对诗歌审美本质的理解, 无疑受到禅学的影响,但在诗学理想、诗学门径与批评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则窥涉理学奥府。《沧浪诗话》把“不假悟”置于“透彻之悟”之上,是基于理学家的圣贤人格之别的思维模式而获得逻辑自洽的。《沧浪诗话》与宋代理学的关系可以从诗歌理想与人格理想、诗歌境界与圣贤气象、学诗门径与学理门径等方面找到关联。严羽身处理学高涨的时代,从小就接受理学的熏陶,所以《沧浪诗话》的知识构成,既深植于传统诗学与禅学,也受到宋代理学的影响。
  • 吴承学
  • 全文[ PDF 1759013.0 MB ] 2022.1(11):59-68  共有 468 人次浏览
  • 元末明初和陶诗的体貌体征与诗学观念——浙东派易代之际文学思想演变...
  • [摘要]元明之际和陶诗的诗学观念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与复杂的思想指向。戴良那种沉郁顿挫与高雅闲淡兼而有之的倾向,是易代之际遗民诗学观念的典型体现,而对于诗人情操境界的重视和对于寄寓道理的讲究,以及对冲澹自然体貌的追求,则是当时和陶诗的共同取向,其中“幽贞”品格与“清刚”气节构成了和陶诗的核心意念。入明之后的童冀,其和陶诗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陶诗的清纯,而自我节操之坚守则使其拥有了挺拔的骨气,此种“清刚”体貌使之在台阁体之外保持了一股难得的文坛风骨,从而使疲软的诗坛呈现出一抹亮色。
  • 左东岭
  • 全文[ PDF 1652086.0 MB ] 2022.1(11):69-80  共有 372 人次浏览
  • 复数的瞬间:“刺点”中的时间机制
  • [摘要]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刺点”之所以能跳出“知面”刺痛人心是因为它内部蕴藏着复杂而多样的时间维度;德里达对此也非常关注,在《罗兰·巴特之死》中,他从他者、隐喻、时间三个角度补充了“刺点”中时间的运作机制。但两人都点到为止,借助柏格森和德勒兹的时间理论进一步探索会发现,“刺点”的内部分层不是扁平的点,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刺点”中时间线以多元方式存在,每一层都不均等地存在多条时间线;同一条时间线也不均等地混合了多种符号,而不同的时间线之间结合的方式也同样随机而多样。可以说,“刺点”不是物理空间中的广延,而是脱离时间秩序、具有爆破力的强度值。
  • 吴娱玉
  • 全文[ PDF 1721328.0 MB ] 2022.1(11):81-90  共有 454 人次浏览
  • 晚清维新运动与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
  • [摘要]晚清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国“文学”观念古今演进的转捩,“文学”作为西方“literature”的新译名,开启了向专指语言文字艺术的现代观念演进,在新式学堂、维新报刊上业已出现“文学”一科的设置以及“以小说为文学之粹美”“极文字之美” 的认识潜流。但受到维新运动托古改制、讲求实学的浪潮影响,源自孔门四科的“文学”古义表现出了极大的惯性,在文学作为“专门学”与“普通学”的观念博弈过程中,不欲以文学为专科自画的趋向,使得以“文”为基础而导向“学”的“文学”,被形塑为可容纳更广泛语言和表达形式的兴国之策,在决定了康梁等人有关诗文、小说革新方向的同时,亦构成了另一层面的“文学”的自觉。
  • 张 弛
  • 全文[ PDF 1671756.0 MB ] 2022.1(11):91-99  共有 462 人次浏览
  • 现代“国文”教育中的文化思想与文体观念
  • [摘要]“国文”是近代文学观念和教育体制下出现的新概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里,基于各自的政治和文化立场,人们对于“国文”的态度也不同:或把国文当作宗经复古、保存国粹的手段,或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思想,涵养文学兴趣。“纯文学”观念的引入,对“国文”强行做出美文与实用文的划分,引发一系列理论问题。黎锦熙、施畸等尝试建立包罗新旧文白的中国“国文”文体系统,是现代中国文论的重大创造。当前的文学研究,既应接受20 世纪“纯文学”观念的合理内核,更需要借鉴中国的“大文学”传统,突破纯文学的狭隘限制,建构以审美超功利的“纯文学”为核心,以重视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实用文章为基础的多层级文学系统。借鉴和发扬中国古代重视培养学子实际文章写作才能的教育传统,提高学生的文体规范意识和实用文字能力。
  • 周兴陆
  • 全文[ PDF 1629395.0 MB ] 2022.1(11):100-107  共有 293 人次浏览
  • 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萨义德的拯救思想及其批评践行研究
  • [摘要]作为其批评方法的根据和批评意义的基底,萨义德的拯救思想对我们重识其思想的全貌至关重要。在主流萨义德研究的“方法论难题”背后,潜隐着萨义德一以贯之的批评意图:借助兼为反抗权威与相信希望的“批评”祛除对人的异化,恢复每个人完满的整体生命,最终实现人的“拯救”。萨义德的拯救思想某种程度上被转换为“如何触碰普遍性”的哲学追问。在拒斥从外部给定的拯救并欲求由内部争得的拯救中, 萨义德借助与“批评”有着同位关系的“解释”和“解释的共同体”回应了上述追问。特殊性的要求构成了理解普遍性的基础,事实往往可能是,当我们最重视个体特殊性之际,也就是我们最接近自由、平等、解放等普遍理想之时。
  • 李 盛
  • 全文[ PDF 1744884.0 MB ] 2022.1(11):108-116  共有 363 人次浏览
  • 论见证文学的真实性
  • [摘要]传统见证观认为,见证文学必须坚持纪实原则,拒绝虚构。但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这样的见证文学观正在遭到质疑,从而导致对见证文学之真实性的重新理解。首先,真实与虚构、亲历记忆与非亲历记忆的相互缠绕、混合,是西方自传书写中后现代转向的一个关键表征,并且具有心理学上的依据。其次,见证文学见证的是一个个的个体在极权主义极端环境下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性。这意味着见证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人物内心,其真实性诉求不能排斥个人化的主观心理真实。最后,文学见证作为词语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叙述技巧使材料生成为作品,必须具备相当成熟的写作技巧。
  • 陶东风
  • 全文[ PDF 1706864.0 MB ] 2022.1(11):117-125  共有 390 人次浏览
  • 从“文学研究会”到“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范式的生成与...
  • [摘要]1921 年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在宣告一种新的文学观、事业观出现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学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学科意识与工作伦理,并带来了一系列视野、方法上的新特点。20 世纪30 年代之后的文学研究会,在其作为创作团体的意义消退之后, 作为研究团体的意义仍不断彰显,并经由郑振铎等重要成员的努力,将这一传统延续到1953 年成立的文学研究所。现代中国的文学研究,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得到范式的颠覆、重建、调整与拓展。
  • 邵宁宁
  • 全文[ PDF 1576060.0 MB ] 2022.1(11):126-133  共有 490 人次浏览
  • 版本谱系:作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方法——以《日出》版本谱系的...
  • [摘要]相较于古典文献,现代文献版本的特殊之处在于现代文献固然有手稿、印刷本、选本等的讹误衍脱,更大量的是作者基于各种原因不断修订自己的作品而形成的异文。整理曹禺《日出》的多种版本,可发现版本间的递进承传关系,确定版本流变之节点,建立版本谱系。由此在版本对校时能够遵循正确顺序,把各版本的版本变迁、文本特性等放在一个谱系中加以阐释,从而发现版本修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确立版本谱系,在版本比对参证中解读文本,发现问题,不仅拓展了现代文学研究空间,同时也提示我们,文献是批评的基础,也是批评的方法,把现代文献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方法,意义不可估量。
  • 段美乔
  • 全文[ PDF 1653284.0 MB ] 2022.1(11):134-143  共有 471 人次浏览
  • 域外行旅要素与胡适白话诗观念的生成
  • [摘要]留美期间,胡适在行旅体验的激发下创作出了一系列抒写异国风景、记录游走经历、表达文化感思的诗歌。他推崇风景的调和之美,强调对现场的真实还原, 进而在写作实践中发现了诗语旧格与实景体验之间的矛盾。为此,胡适从诗歌韵律、“诗与真”的关系等角度入手,力求去除陈言套语,用“文的语言”采写流动具体的风景, 再现精神主体的视觉经验。这些尝试增强了诗歌的叙事和说理成分,为中国诗歌注入了一种迥异于传统的美学活力。随着风景观念和写作理念的调整,胡适从诸多行旅元素中找到了适用于文学变革的突破点,他将“八事”的主张落到实处,并对套语和影像的关系、新诗表述空间与新语体的联系、风景诗的剪裁力等问题作出持续思考,推动了早期新诗由如实记录风景到诗性表达风景的思维转换。
  • 卢 桢
  • 全文[ PDF 1579167.0 MB ] 2022.1(11):144-152  共有 317 人次浏览
  • “情书”公共化之后——1919 年新青年婚恋话语的危机
  • [摘要]作为新文学中的早期“情书”,胡适借《新婚杂诗》化解了新派人物面对旧式婚姻的主体焦虑,塑造了道德圣人的形象。吴芳吉《婉容词》则以新青年追求恋爱自由抛弃妻子的悲情故事,进入被新文化运动和启蒙主义遮蔽的伦理空间。通过两种早期“情书”对读,可以窥见作为“主义”的新恋爱观是如何经由文学的参与而落于实地,以及在这一恋爱转型进程中,道德具象如何被主义抽象取代,主体如何走向空洞化、恶质化的危途。
  • 盖 琳
  • 全文[ PDF 1629726.0 MB ] 2022.1(11):153-152  共有 312 人次浏览
  • “新人”归旧学——民国留美学生张彭春的国学书目和作文训练
  • [摘要]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了20 世纪20 年代张彭春留美归国后的国学阅读史。这不仅是个人读书、写作历程的真实记录,亦反映了一批寝馈于西洋文化的留学生,在趋新与守旧思潮并存时期的精神蜕变。张彭春中文表达水平低于英文,他甚至因此产生认同危机,也意识到仅依傍西方思想不能根本解决中国问题。受好友胡适“整理国故”的影响,张氏从张之洞、胡适、梁启超开列的三种书目入手,并在梁启超、徐志摩的具体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国学典籍,进行作文训练。从西学中“转身”到对中学“追赶”,张彭春的阅读、写作,和他所提出的“平民文学”“活话”等理念,对于“创造本国本时代所需要的制度、精神和方法”的追求,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 张诗洋
  • 全文[ PDF 1636202.0 MB ] 2022.1(11):161-169  共有 261 人次浏览
  • 20 世纪50 年代“梁祝热”的情感诗学与文化政治
  • [摘要]20 世纪50 年代的“梁祝热”以越剧《梁祝》为代表,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勾连出民间传说、市民通俗文艺与主流意识形态支持下的人民文艺之间的多重背景与多元关系,扭结着一组组矛盾:既是民间/ 地方的,又是现代/ 国际化的;既受反封建思想和《婚姻法》的推动,又寄居着才子佳人言情剧的潜在脉络;其哀伤与柔美的特质既与50 年代主流美学风格相异,又同时被国家与观众成功接纳,经过从戏曲、电影到音乐多次跨媒介改编,沉淀为唤起大众情感反应的听觉符号,甚至在外交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矛盾勾勒出《梁祝》“经典化”过程中的复杂面向,也显示出其在时代变革中独特的情感诗学价值与文化政治作用。
  • 赵 希
  • 全文[ PDF 1683171.0 MB ] 2022.1(11):170-178  共有 398 人次浏览
  • 论“十七年”山水游记中的“社会主义风景”
  • [摘要]“社会主义风景”的出场,与新山水观念的提出、“向自然界开战”的召唤和作家的审美选择密切相关。风景的政治审美本质上是阶级话语的视觉实践,从游记作者的身份体认,到景物的观看、裁剪,无不体现出“社会主义风景”的无产阶级认同。这亦是在风景中植入合乎意识形态的政治道德,形成一种“人化自然”的修辞方式,风景里的自我、自然、社会由此呈现出和谐共生的审美伦理。但“社会主义风景” 并非均匀密实,作者视线或显或隐的审美疏离和变奏,均影响其政治建制的统一性;山水行旅的日常性审美也对意识形态的规训构成了挑战,为此,游记作者通过风景的诗性想象予以消解。
  • 王炳中
  • 全文[ PDF 1633815.0 MB ] 2022.1(11):179-187  共有 383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