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 [摘要]基于中国文艺特别是中国新文艺的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多层次、多方面系统论述了文艺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人民文艺的历史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而成为中国人民文艺发展的理论指南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毛泽东思想和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文艺论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创造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我们攀登文艺高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张 炯
  • 全文[ PDF 1599609.0 MB ] 2022.3(11):5-15  共有 684 人次浏览
  • “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
  • [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过80 年的阐释和传播,已经从一种战时文艺理论发展为贯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整个过程的“人民性”文艺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确立不只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与其生生不息的跨时代阐释、传播、发展及其体制化过程紧密相关。《讲话》文艺思想既来自马列主义的理论资源, 也来自中国革命和变革的社会实践,二者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生成发展和实践传播的逻辑基础。《讲话》是一种历史事实和现实精神的互动存在,我们需要对其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做进一步的确认和理解。这种确认和理解不能只限于对其文献本身的评价, 而是应将其置于中国现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的层面进行历时性和现实性的客观评价。
  • 张福贵
  • 全文[ PDF 1606038.0 MB ] 2022.3(11):16-24  共有 560 人次浏览
  • “人民”与社会主义文艺阐释共同体的建构
  • [摘要]“人民”作为阐释共同体,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意义创造者与守护者, 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体认者与信守者。正是经由“人民”这一特殊“阐释共同体” 的持续意义建构,社会主义文艺的意义才得以最终生成。社会主义文艺遵循“由谁创 造,由谁阐释”的基本阐释学原理,决定了“人民”的本体内涵因时而变的不同意义生 产逻辑。自 1942 年“人民”作为社会历史本体观念的正式确立至今,“人民”概念经历 了由“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人民,到“作为建设和改革”的人民,再到“作为改革和实 践”的人民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文艺意义的生成逻辑也相应地经历了由“教化型阐 释共同体”到“知识型阐释共同体”,再到“实践型阐释共同体”的嬗变。理解“人民” 作为社会存在本体与文艺意义创造本体的互文转变逻辑,既可为理解“人民”在不同时 期的主体性地位提供依据,也可为理解社会主义文艺的复杂意义提供启示。
  • 谷鹏飞
  • 全文[ PDF 1563056.0 MB ] 2022.3(11):25-33  共有 489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与深化
  • [摘要]1984 年至1989 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发展与深化阶段。1984 年, 童庆炳、钱中文等不仅明确提出了文学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两大新理论命题,而且对其作了初步的理论阐发。1985 年至1988 年间,王元骧、栾昌大、董学文、钱中文等分别从哲学原理的普遍性与文学的特殊性两个向度对文学反映论新命题进行了更具体、更深入的学理化阐释。1989 年,王元骧、钱中文等理论著作的出版意味着两个新命题已得到了初步的知识化、系统化、教科书化,初步实现了对文学的形象反映论、特殊意识形态论这两个原有命题的“升级迭代”。
  • 张永清
  • 全文[ PDF 1609575.0 MB ] 2022.3(11):34-43  共有 516 人次浏览
  • 当前文学批评的要素
  • [摘要]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文学批评投寄许多要求与期待,当前文学批评的加强可从其六大要素着手:一是对文学作品或相关现象的独具只眼的艺术发现,二是借文学作品评论而表达社会关怀,三是通过文学作品而接续传统链环,四是拥有艺术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公心,五是呈现批评者的独特批评个性,六是自觉地成为作品艺术世界通向读者和文化传统之间的融合使者。艺术发现构成文学批评的起点,社会关怀、传统链环、艺术公心和批评个性等共同构成其同时展开的四条路径,而融合使者则是文学批评的目的地。如果批评者们都自觉向上述要求靠拢,就可以形成新的文学批评合力。
  • 王一川
  • 全文[ PDF 1617816.0 MB ] 2022.3(11):44-52  共有 908 人次浏览
  • 艺术是进化的吗?——一个仍待商讨的问题
  • [摘要]早期有关艺术是否进化的争论,反映了人文艺术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尝试融合的诉求,但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研究者对斯宾塞“进步进化论”的机械套用和对达尔文“适应进化论”的选择性忽视。艺术进步论不关注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而只以作为物质形态的艺术作品产生年代之早晚和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的简繁为标准,进而做出或“进化”或“退化”的价值判断,这并没有抓住艺术的核心。相比之下,艺术适应论在“自然—文化协同演化”的视角下,一方面肯定作为技术的艺术之炫耀和交流功能,另一方面着重揭示“美的艺术”基于物质形态又超越物质形态,并跨越时空的独特精神价值,认为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艺术都是持续演化着的。
  • 郭玉越
  • 全文[ PDF 1671214.0 MB ] 2022.3(11):53-61  共有 685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