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论“后朦胧诗”

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摘要: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后朦胧派”逐渐尘埃落定,形成两个主要的分支。其中的一支追求“纯诗”,放眼世界,胸怀传统,他们理想的诗歌写作纯粹、优雅,同时又富有实验风格,也被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诗人”;而另一支的主要构成是南京的“他们”、成都的“非非”,通常被称为“生活诗人”或“口语诗人”,主要关注日常,兴趣也不在于表现时代和社会,而是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拓展表达的疆域,以更丰富也更放肆的辞令来展现语言的批判性。与风格上的差异相比,这两大分支之间的基本共识表现得更为明显:都将创作视为是与语言发生本体追问关系。而到了20 世纪90 年代,“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合流为一股诗潮,取而代之的是“扩张”或“缩削”的诗学分类,并向着“敞开领域”继续冒险前行。

作者: 张 枣 著 亚思明 译
作者单位:
期刊: 世界民族
年.(期):页码 2019.(6):164-175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关键词: 朦胧诗;后朦胧诗;知识分子诗人;口语诗人;第三代诗

欢迎阅读《外国文学评论》!您是该文第703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