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柳青、皇甫村与20世纪80年代
  • [摘要]以1978年柳青逝世为重要时间节点和标志性事件,把对他及其《创业史》的考察,放入20世纪80年代的整体视野中,借以激发有张力的思考,是本文所努力的目标。在这一框架中,柳青在陕西长安皇甫村的生活事迹,他深度介入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思想活动及其价值,与新时期文学评价所形成的反差,显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柳青现象并没有过去,它还会以独特的方式在今天重现。
  • 程光炜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2494 人次浏览
  • 论反面人物的叙述机制及其当代承传
  • [摘要]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在反面人物叙述方面已经摸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先后创造出类型化、喜剧化、典型化、“悲剧化”四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叙述类别。其中,类型化叙述的核心机制在于正面人物的反向投射,喜剧化叙述体现为“在倒错中见真实”的讽刺喜剧和“斗智斗勇”的大众喜剧两重机制,典型化叙述则以如实呈现反面人物自身的生存逻辑为旨,悲剧化叙述重在发掘反面人物“恶的战争”及相关的善的毁灭。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四种叙述类别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承传,有效参与了当前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发展。
  • 张均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2615 人次浏览
  • 论香港作家杜国威的话剧创作
  • [摘要]学术界对于香港“金牌编剧”杜国威的评价不一。“写情”是杜国威所擅长的,然而戏剧并非“写情”就好,戏剧的情感描写中必须积淀一定的社会人生思考才有其“情感本体”价值。正因如此,杜国威成熟期那些在爱情、友情、亲情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况味,和感情世界中融入社会现实与家国情怀的剧作,获得较好成就;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他着重“边缘”感情予以商业化娱乐化展现的剧作则存在很多不足。杜国威追求雅俗共赏,其创作推动香港话剧从小众文艺成为社会性的文化艺术,这对于香港话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戏剧雅俗共赏固然可以通俗,却应该力求“化俗为雅”,争取“俗不伤雅”,切忌“俗不可耐”。这是杜国威今后戏剧创作、也是香港戏剧今后发展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
  • 胡星亮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686 人次浏览
  • 一个历史“跨界者”的形象“代言”——王蒙“自传性小说”中的自传形...
  • [摘要]王蒙小说创作中有一类作品塑造了一个与作家本人或亲人、朋友对位性很强的人物形象系列,《王蒙自传》的出版印证了这类作品的“传记性”。但王蒙拒绝对其小说的“传记”命名。“自传性小说”的命名既指出王蒙此类小说的“传记性”又指出与“自传体小说”的区别,即以复数“我们”和“代际”为主体的自传性书写。王蒙是一个革命者,但他进入革命的时机和作为“外围”成员的革命经历决定了他“亚主体”的历史地位。王蒙书写的主体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亚主体”——“青年近卫军”在当代历史中的历史际遇与心灵史。在创作的初期,王蒙就与众不同地写出了在混沌的生活面前试图睁开眼睛,思考着找寻生活意义的年轻人,写出了他们面对“引路人”的成年世界和“真正的生活”的焦虑与惶惑。20世纪80年代重新回归文坛,作为“早早‘首先’入了党”的王蒙,其自传性形象是通过对“党的儿子”的身份确认和对诗人身份的反思来进行主体性的重新建构。“季节系列”是对以前作品的一次规模宏大的“重写”,也是“自传性小说”在品质上的跨越。
  • 孙先科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906 人次浏览
  • “边地”作为方法与问题
  • [摘要]“边地”作为方法,以视角的转换调动了文学的创造性活力,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复杂构成与流变形态,进而为文化文学生产机制的更新提供了范式转型的契机。中国文学的多维度与多层面的语言、审美与观念在这种视野里可以得到更加充分而全面的彰显。而新世纪以来边地文学中浮现的单维度与孤立化叙事问题,则出离了边地认知的关系性、能动性初衷,重新在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中滋生出本质化的偏狭想象,进而导向边地自身的自我风情化。这需要我们既尊重差异又追求共识,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之中,激活边地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而重铸整体性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创造出一种新的共同体文学。
  • 刘大先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837 人次浏览
  • 文学史写作与90年代的知识转型——以洪子诚的研究为例
  • [摘要]不同时期的文学史著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境并回应着特定的历史关切与文化迫切性。洪子诚的文学史写作以建构论取代本质论,其写作实践使方法论成了考察文学史写作范式必须重视的要素。90年代的社会转型推动着知识转型并产生了在价值和方法上对“80年代”的反思,洪子诚文学史方法论的更新跟这个大背景存在密切关联。洪子诚反思“80年代”的本质化思维却继续秉持某种启蒙立场,他的史述提示着当代文学史家必须面对的三大困难:“当代性”异代建构与史述中立性的冲突;文学史著客观化追求与史述主体价值主观性的冲突;时代与知识转型激荡与修史者知识体系相对凝固化的冲突。
  • 陈培浩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2702 人次浏览
  •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叙事——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与变革
  • [摘要]叙事传统指相沿成习的故事讲述方式,习惯不同或曰对叙事要素的倚重不同,导致中西叙事传统之间呈现出诸多差异。历史上长期从事游牧、狩猎和海洋活动的西方人更喜欢讲述与远方、远行和远征有关的故事,而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故事则较少涉及异域与陌生人,决定这一点的是我们过去无需外求的发展模式。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叙事,全球化为当今世界大势所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大批视野宏阔、胸怀天下的国民,不可能为其创造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一国之民拥有什么样的视野与胸怀,是否对外部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又与国民经常倾听什么样的故事不无关系。我们既要汲取叙事传统中蕴藏的智慧,又要探索能适应当前和未来形势的故事讲述方式,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继续前行。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2329 人次浏览
  •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构性生成与后现代转折——罗兰·巴特批评理论的一...
  • [摘要]罗兰·巴特的学术研究一生凡数变,一个重要建树就是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铸成,这是随着巴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绵延了将近20年的一条伏脉。它旨在认定批评写作是以某种方式打碎世界又重组世界,从而生产出新的意义来,同时肯定批评实践将人们从阅读引向写作,使读者不再成为消费者,而是成为文本的生产者,从而凝炼出以生产价值为本的文学批评模式。巴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形成有着清晰的脉络:先是从推崇“零度写作”到宣布“作者死了”,昭示了“疏远作者,亲近读者”的意向;再将读者的阅读引向批评家的写作,确立了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后又明确批评的要义在于建构,楬橥了文学批评的生产性;最后在后结构主义批评的范本《S/Z》中对以生产价值为本的文学批评模式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示。巴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一是有着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二是与萨特结有不解之缘,三是显示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转折。
  • 姚文放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195 人次浏览
  • 自由诗的“韵律”如何成为可能?——论哈特曼的韵律理论兼谈中国新诗...
  • [摘要]美国学者哈特曼的《自由诗的韵律》是一本重要的韵律学著作。哈特曼明确地区分了格律、韵律与节奏,并从时间体验的操控角度,提出了一个较有包容性的“韵律”定义,由此论证自由诗也是一种“韵文”,具备韵律。他分析自由诗的分行、语法对其韵律的重要影响,进一步讨论了韵文中的“对位法”形式。哈特曼理论的不足在于,他对传统韵律学所强调的复现性的节奏组织缺乏重视,更多地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分析韵律问题,有偏离“韵律学”而走向“阅读学”的危险。对哈特曼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取长补短,可给中国的韵律学研究带来启发,为新诗的节奏分析带来新思路。
  • 李章斌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277 人次浏览
  • 图像与灵魂运动——论柏拉图对话中的“图像”
  • [摘要]柏拉图对话中充满着大量的图像:一方面他从真和善的角度批判图像的虚假和图像制造者的不良动机,另一方面对话中又使用了众多意象、比喻和寓言等“文学图像”。对话中苏格拉底对图像问题的关注焦点在于:“肉体之眼”的观看活动将开启“灵魂之眼”的观看,哲学不会轻易放弃图像而直接带领灵魂走上真理之路,相反是要借助图像引导灵魂自己实现转向和提升。对尘世中的人来说,图像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修辞:美的图像闪烁着属人的光辉,是技艺的成果;同时又闪烁着属神的光辉,引导灵魂仰望星空。图像在通过肉体之眼开启灵魂之眼的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修辞效应,苏格拉底的“哲学图像”正是为了达到这一效果。
  • 谭善明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415 人次浏览
  • 还原“间距”——王国维“境界”说的文化身份辨析
  • [摘要]王国维的“境界”说被认为是源自叔本华、席勒的美学思想,是被植入西方美学思想内容的“衍指符号”,实际上,“境界”说中存在着与叔本华、席勒的思想逻辑不相洽合的因素;王国维是将叔本华与席勒思想拼接在一起,并企图将原本存在冲突与对立的西方认识论与表现论两个美学传统统一起来;“境界”说是一种充满矛盾与裂缝的理论系统,只有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框架中,这些矛盾才会消失;“境界”说仍然处于中国传统思维框架之中,仍然葆有中国文化身份。
  • 黄键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436 人次浏览
  • 字源谬见、诗史之辨与一桩学术公案——论钱锺书对闻一多《歌与诗》的...
  • [摘要]钱锺书在《谈艺录》“评近人言古诗即史”条中批评了闻一多的《歌与诗》,认为闻一多误用了字源学的方法,同时也质疑“诗即史”的论断。《歌与诗》中存在的问题与闻一多所持中国“理论上该有史诗”的先入之见有密切关系。澄清并阐发这桩学术公案,从学术史的角度来剖析他们的“诗史之辨”,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民国时代的“史诗问题”。鉴于《歌与诗》所用的字源学方法对当下的“诗言志”研究产生了负面的示范效应,故钱锺书对字源谬见的检讨又具有了现实的警示作用。
  • 刘涛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576 人次浏览
  • 鲁迅:在金石、考古之趣的背后
  • [摘要]与史学界的疑古派不同,鲁迅除了关注文献考据,更留意的是历史资料深处的人文性。他从金石之趣中提炼出现代艺术的底色,又从域外考古学成果中建立起多维的思维结构,以文学家的特殊视角,纠正了现代学人的认知偏执,多向性思维代替了历史发现过程的惊讶、欣然和满足。这些成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暗功夫”的一部分。
  • 孙郁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140 人次浏览
  • 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叙述——中国青年党视野下的革命与文学
  • [摘要]新世纪以来,在民国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大亮点。不过,中间党派的政治活动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仍然未被正视,像重要的中间党派中国青年党,以国家主义和全民革命而著称,其五卅之后的政治理念、文学活动和革命文学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不论是青年党机关刊物《醒狮》上革命文学的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还是郭沫若、田汉的革命文学转向,国家主义的革命逻辑都是深层动因。中国青年党视野下的革命和文学,带给我们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叙述,这将有助于破除革命与反革命、文学和政治的二元对立思维,走出纯文学的迷思,回到大文学本身,重现现代文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 张武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109 人次浏览
  • 旧历年、团圆、仪式及其他——再读《祝福》
  • [摘要]《祝福》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的首篇作品,完成于1924年2月,彼时正值甲子年的旧历新年。本文通过对鲁迅日记等材料的考察,结合鲁迅创作《祝福》之前的微观语境,试图经由体贴作者的心情而提出对于小说《祝福》的新阐释,即:祥林嫂死于一套人间关系与社会秩序在其生活中的彻底坍塌,而这或许是鲁迅在“兄弟失和”后对于自身处境的隐微投射与象征。文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工作,打捞出鲁迅小说创作中“私意”的成分,从而重新认知《彷徨》乃至鲁迅整个文学世界的深度意涵。
  • 邢程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2958 人次浏览
  • 历史困境中的乡绅与佃农——“民国”情境下的《一千八百担》
  • [摘要]吴组缃基于主要人物的“历史原型”:破落的乡绅与破产的佃农之上的人物创造,使得《一千八百担》这一文本深植于农村社会急速衰败的“民国”情境之内;而通过解读、还原历史原型,并使其与小说的核心环节互为阐发,又令这篇经典作品焕发了历时性维度上的别致光彩。在历史现象与文学场景的交织中,历来在文学史上被置于“左翼文学”“社会分析小说”等坐标系上来认知的《一千八百担》继而便呈现出了与这些定位既相互联系却又别具一格的面貌,即小说在生动呈现了乡绅困于破落与佃农陷于破产之不同境遇的同时成功地涵容了鲜活的“民国”情境,这使得此作保持着文学与历史之间紧密呼应的内在张力,也为后世持续不断的欣赏与读解提供了历久弥新的可能。
  • 谢力哲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302 人次浏览
  • 经验互助与群众创作:“《穷人乐》方向”与解放区-新中国的群众文艺...
  • [摘要]945年2月,晋察冀边区确立了文学的“《穷人乐》方向”,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群众文艺运动取向的基础上的,并由此对文艺整风中改造知识分子的实际功效进行检验,因此它的产生是在知识分子与农村群众发挥各自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的结果。“《穷人乐》方向”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普通百姓的意识形态启蒙和知识权利的赋予,还指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的方向。
  • 张自春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133 人次浏览
  •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身世恨”书写
  • [摘要]“身世恨”书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大突出的文学景观。它表征了自我确认的最深切诉求和由此派生出的深重焦虑感,是考察现代中国主体现代性建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观测点。这种“身世恨”主要借助四个方面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来。一、幽怨难以新生的“弃儿”;二、在出处上提心与苦闷的“平民英雄”;三、逃生于乱世而不以奇艺鸣世的“江湖艺人”;四、自省是不足观的“文人”。这些类型的“身世恨”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潜在标志,但恰恰分别折射出相关国人是以血统代天赋、以求全代存缺、以安土代自由、以功利代人文的传统“立人”观,暗含着以传统反传统的精神路线。在诗学形态上,“身世恨”不仅意味着一种发生机制,而且呈现出“隐痛”美学,它们都表现出了独有的史学品格。
  • 刘长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338 人次浏览
  • 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文体意识
  • [摘要]中国文学思想史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研究的方式需要在使用文献时较之传统文学批评史更为精细化,尤其是要关注所用文献的文体属性。诗话等以资闲谈的叙事特征,反映了其私人化、现场化与表现当代文坛文学思潮的独特功能;被传统学界视为文论文献的序跋其实在文体功能上乃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种文体,并构成表达作者不同创作目的的各种文本形式;而各种文体所寄寓的作者观念也有类别的差异,在从中提炼其文学观念时首先要解读其文本构成,并综合加以考察。由此可知,文献使用精细化是提升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 左东岭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226 人次浏览
  • 从“学诗”到“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学理转换与特色生成
  • [摘要]传统“诗学”与早期《诗经》学意义上的“学诗”关联紧密。“学诗”即由研治《诗经》而得其本义。在后世的发展演进中,“学诗”渐指学习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方法而言。传统诗学的专门化与发展成型与“学诗”向“诗学”的学理转换有直接关联。厘清由“学诗”渐至“诗学”的递嬗脉络是我们理解古代诗学基础学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把握古代诗学民族特色的肯綮与关捩。同时,对传统诗学的基本内涵与述理方式进行阐述,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古代诗学理论的本土特色与精神禀赋。
  • 郭鹏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1563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